公证机关签发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公证书的收费标准不统一且非恒定,受行政区域、公证事项复杂性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费用大概在数百元到数千元之间波动,并且各地区公证机构服务价格可能有差异,同一事项收费也难以一概而论。
公证后实施强制执行的相关准则有几方面。一是债权文书要有明确给付内容,如金钱、物品等支付请求清晰无异议;二是给付要求在当事人间无争议分歧;三是债权文书要经公证机关依法公证,且明确赋予强制执行效力。
公证书强制执行范围主要包括经公证、以支付款项为内容且债务人表明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意愿的债权文书,如借款合同的还款义务、租赁合同的租金支付责任等,但涉及人身关系、收养关系、婚姻关系等的公证事项无法强制执行。
公证书本身不受时效限制,但公证书的强制执行力受特定条件和时限约束。申请执行期限为两年,起算时间根据法律文书履行期间的规定有所不同。若债权人未在期限内申请执行,将丧失寻求法院强制执行的权益,且公证债权文书有问题时法院可否定其强制执行力,要依实际判断并按时申请。
公证书强制执行期限超期会使公证债权文书可能丧失法律强制执行效力,但仍可寻求法律援助维权。要立即向管辖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权利,且在此过程中需准备充足证据,按照普通民事诉讼标准流程操作。
公证处的公证记录通常有存档。公证机构对每项公证事宜详细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当事人信息及公证事项内容等,这些记录构成公证档案并按规定期限保管,以保证公证真实性与可靠性。存档便于查询、核实和管理,为法律纠纷提供依据。如需查询调取,当事人或相关方可申请并按程序办理。
父母间的赠与协议不一定要到司法所公证。若赠与财产为不动产等特殊财产,公证可增强协议法律效力与公信力,减少纠纷。即使未公证,只要双方意思表达真实且符合法律规定,协议也有效。公证后的协议在举证时有优势。是否公证可由双方协商决定,如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法律建议。
若发现公证处公证文书虚假,可通过多种方式追究责任。一是向司法行政部门(公证处上级主管部门)投诉举报,其会调查核实,若认定虚假会对公证处及公证员给予行政处罚,如警告、罚款等;二是受损方通过民事诉讼要求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若涉犯罪,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