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

患者自主决定权是什么

更新时间: 2018-09-27 15:45:26
音频内容:

(一)有权自主选择医疗单位、医疗服务方式和医务人员。

(二)有权自主决定接受或不接受任何一项医疗服务,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患者生命危急、神志不清不能自主表达意见可由患者家属决定。

(三)有权拒绝或接受任何指定的药物、检查、处理或治疗,并有权知道相应的后果。

(四)有权拒绝非医疗性活动。

(五)有权决定出院时间。但患者只能在医疗终结前行使此权利,且必须签署一项声明或说明,说明病员的出院与医疗单位判断相悖。

(六)有权根据自主原则自付费用与其指定的专家讨论病情。

(七)有权决定转院治疗,但在病情极不稳定或随时有危及生命可能的情况下,应签署一份书面文件,说明在临床医师的充分说明和理解基础上作出的决定。

(八)有权享受来访及与外界联系,但应在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的基础之上。

(九)有权自主决定其遗体或器官如何使用。

(十)其他依法应由患者自主决定的事项。

本文508字,预估阅读时间1)分钟
浏览全文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649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10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患者自主决定权是什么
一键咨询
×
温馨提示
阅读时间较长,您可直接咨询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沭阳156****6501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南通177****438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0****6875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苏州134****347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88****1758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宿迁178****851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浏览

如问题紧急,建议直接咨询律师获取专业解答
1对1专属律师解答
12小时深度服务 高效解决问题
立即咨询
患者如何保障自己的权利
患者的基本权益包括:医疗保障权、病情知情权、治疗选择权、隐私保护权、部分社会责任放弃权及不良后果赔偿权。这些权益保障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权益,提高治疗效果,维护患者尊严。
10w+浏览
医疗纠纷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5649 人正在咨询
患者如何保障自己的权利
患者的基本权益包括:医疗保障权、病情知情权、治疗选择权、隐私保护权、部分社会责任放弃权及不良后果赔偿权。这些权益保障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权益,提高治疗效果,维护患者尊严。
10w+浏览
医疗纠纷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10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医患纠纷患者杀人新闻患者如何维权
1、病人一旦遇到医疗事故,首先要做的事不是与医院争吵,这没有用。首先要做的是马上要求封存病历。2、接下来是找熟悉的医生咨询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或咨询医学会专家,也可咨询司法鉴定所的与医学有关的专家。
10w+浏览
医疗纠纷
患者的主要权利有哪些?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行纪人的主要权利
(1)请求报酬权。行纪人完成或者部分完成委托事务的,委托人应当向其支付相应的报酬。委托人逾期不支付报酬的,行纪人对委托物享有留置权,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介入权。行纪人接受委托实施行纪行为时,可以自己的名义介入买卖活动。行纪人买入或卖出市场定价的商品时,只要委托人没有相反的意思,可以自己作为买受人或出卖人。行纪人行使介入权后,仍可要求委托人支付报酬。
(3)提存权。行纪人按照约定买入委托物,委托人应当及时受领。经行纪人催告,委托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的,行纪人可提存委托物。委托物不能卖出或者委托人撤回出卖,经行纪人催告,委托人不取回或者不处分该物的,行纪人可提存委托物。
(4)留置权。“行纪人完成或者部分完成委托事务的,委托人应当向其支付相应的报酬。委托人逾期不支付报酬的,行纪人对委托物享有留置权,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合同法》第422条)行纪人的留置权,担保法未作规定。因此,它应该算一个新规定。
行纪人的主要义务
(1)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的义务。行纪人应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完成行纪行为,并应当尽注意义务,以使委托人的利益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
(2)依委托人指示处理事务的义务。委托人指定了卖出价格或买入价格的情况下,行纪人应当按委托人的指定价格处理事务。行纪人低于委托人指定的价格卖出或者高于委托人指定的价格买入的,应当经委托人同意。未经委托人同意,行纪人补偿其差额的,该买卖对委托人发生效力。行纪人高于委托人指定的价格卖出或者低于委托人指定的价格买入的,可以按照约定增加报酬。委托人对价格有特别指示的,行纪人不得违背该指示卖出或者买入。
(3)妥善保管的义务。行纪人占有委托物的,应当妥善保管委托物。
(4)委托物处置的义务。委托物交付给行纪人时有瑕疵或者容易腐烂、变质的,经委托人同意,行纪人可以处分该物与委托人不能及时取得联系的,行纪人可以合理处分。
(5)负担行纪费用的义务。行纪人处理委托事务支出的费用,由行纪人负担,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患者的权益主要包括了什么内容
患者的合法权益有以下几种:1、享有基本医疗权。2、疾病知情权。3、知情同意权。患者有权要求治疗,也有权拒绝一些诊治手段和人体实验或试验性治疗,不管是否有益于患者。4、保护隐私权。5、免除一定社会责任权。6、要求赔偿权。
10w+浏览
医疗纠纷
患者遇上医疗纠纷应该如何解决
[律师回复] 对于患者遇上医疗纠纷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患者遇上医疗纠纷应该如何处理
1、当发生医疗纠纷时,科室必须保管好病案,不得丢失、涂改、外借。科主任对本科内出现的医疗纠纷负责,医疗纠纷出现后科主任首先负责接待投诉的病人或家属,了解投诉内容,进行调查。能够当时答复者,给予准确的解释。当时无法答复或需调查后答复的应明确告知病人或家属下一次的接待时间和地点,同时向医教部报告。
2、患者死亡后出现医疗纠纷时,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会同上级医师,必须向家属明确提出是否做尸体解剖及规定期限内完成,并在病程记录中完整的将家属是否同意做尸体解剖的意见记录在案,请家属签字。如家属拒绝做尸体解剖,必须请直系亲属在病历中写明“不同意尸检”并签字。
3、当患者家属提出封存复印病历时,正常上班时间报医教部,非正常上班时间报总值班。封存运行病历应是在医务人员陪同家属共同复印的病历复印件,客观病历患者家属可复印,主观病历患者家属不可复印,应封存复印件。
4、当科室在解决医疗纠纷时未能与患者/家属取得一致时,由医教部、治安办接待并继续解决。医教部依据患者家属提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进行调查讨论,必要时须经医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医教部在接待医疗纠纷中,被投诉科室科主任必须在场,如因特殊情况不在时,应向医教部报告后,可委托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业医师现场负责对对投诉者提出的有关专业问题的解答。
5、发生医疗纠纷,我院在接到病人家属投诉之日起,在规定期限内将结果答复病人或家属。当投诉者对我院医疗鉴定结论不服时,须按有关程序向上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申请医学鉴定。
6、医务人员在接待医疗纠纷的投诉者时,应耐心、认真听取意见,合理科学的,用较通俗的语言做恰如其分的解释工作,以取得家属的配合。接待医疗纠纷时,应询问来访者是否为患者被法律承认的直系家属,以利医疗纠纷解决和合法性。
快速解决“医疗纠纷”问题
当前310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患者赖患者赖在医院不走怎么办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患者赖患者赖在医院不走怎么办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对于伤者符合出院条件仍拒不出院,扩大的医疗费、住院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损失属于不合理损失,当事人有权不予负担。
如果一方行为造成对方轻伤及以上伤害,那么对方可以要求其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如果致伤他人,尚未造成残疾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医疗费一般包括医药费、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必要的营养费等。侵害人致人残疾的,除应当承担医疗费、误工费等全部费用外,还应当赔偿残疾者的生活补助费、生活自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以及残疾者致残前实际抚养而又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的必要的生活费。
属于故意伤害行为的,根据被害人的伤情(需要法医鉴定),确定对方的责任,伤势分为轻微伤、轻伤、重伤。刑法中的故意伤害罪是指行为人致被害人轻伤及以上,而轻微伤就是治安案件。对于轻伤,既属于自诉案件(属于自诉案件中的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也可以由检察院提起公诉,这里,被害人既可以直接向人民提起刑事自诉,也可以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无论是刑事自诉还是刑事公诉,都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即由被害人在刑事诉讼的同时自行提起,由受理刑事案件的一并审理,所以无论是自诉还是公诉(即您问题中所谓“抓人”)都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即您所说的“经济赔偿”)。依据刑法第234条第1款之规定,故意伤害(轻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当然如果有其他量刑情节会有不同)
被害人应当向人民提起刑事自诉或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不立案的,可以要求同级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进行立案监督。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10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患者有哪些权利
1、病人有个人隐私和个人尊严被保护的权利;2、病人有获得全部实情的知情权;3、病人有平等享受医疗的权利;4、病人有参与决定有关个人健康的权利;5、病人有权获得住院时及出院后完整的医疗;6、病人有服务的选择权、监督权;7、病人有免除一定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权利;8、有获得赔偿的权利;9、请求回避权等。
10w+浏览
医疗纠纷
患者受到医疗损害如何认定与解决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患者受到医疗损害如何认定与处理
医疗损害责任构成中的患者受到损害要件,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造成患者的人身损害事实和财产损害事实以及精神损害事实,是由权利被侵害和利益受损失这两个要素构成的。其中,医疗损害责任的患者受损害的利益损失,包括人格利益、身份利益和财产利益。
医疗损害责任只有在违法诊疗行为侵害了权利并且造成相应利益损害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果仅有违法诊疗行为而无权利侵害和利益损失的损害事实,不发生医疗损害责任。
医疗损害责任构成的患者受损害要件是否包含精神损害,多数学者持肯定态度。确定患者的精神损害,
首先,医疗损害责任构成的患者受损害要件中包含的精神损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侵害物质型人格权造成的精神痛苦的精神损害,二是侵害隐私权等精神型人格权造成的精神利益的损害;
其次,依照《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要求,造成的精神损害应当达到严重的程度,或者医务人员具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我国侵权责任法中,医疗损害责任采用的是过错责任原则。依照《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构成医疗损害责任应当具备四个要件,即:一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的违法诊疗行为;二是患者受到损害;三是违法诊疗行为与患者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四是医疗机构以及医务人员的过错。
你好,我朋友有关于收养的问题咨询我,我对这方面也不是很清楚,请问脑癌患者作为收养主体吗
[律师回复] 按照《收养法》第4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丧失父母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可以作为被收养人。
  我国实行限制送养的原则。所以一般情况下被收养人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不满14周岁的,二是不能得到父母抚养的。
  关于被收养人的年龄,本法规定为不满14周岁。之所以这样确定,一是与有关法律关于年龄的规定大体适应,二是从有利于收养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出发。《民法通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刑法》规定,对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被收养人,有利于在养父母与养子女间培养感情,有利于养父母对养子女进行教育,有利于使养子女融入与养父母的其他家庭成员的生活关系之中,从而使收养关系保持稳定。如果对被收养人的年龄规定过高,被收养人年龄较大不利于家庭关系的稳定;反之,规定的过低,一旦年龄超过,就无法被收养又不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因此,收养法把被收养人的年龄规定为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比较恰当的。另外,按照《民法通则》第 155条的规定,“不满”不包括本数在内。本条规定的“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指不包括14周岁的未成年人。如,1985年4月1日出生的人,在 1999年3月31日及之前为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
  本法将不满14周岁的丧失父母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以及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规定为被收养人,这三种人是不能得到父母抚养的未成年人。()丧失父母的孤儿,是指父母已经死亡或者人民法院宣告其父母死亡的儿童。根据《民法通则》第23条的规定,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下落不明满4年的;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2年的。宣告死亡是指由人民法院经利害关系人申请,依照审判程序宣告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间的公民死亡的法律制度。目的是为了结束失踪人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不稳定状态,保护其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2)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是指被其生父母遗弃,经查找其生父母身份不明或者没有下落的不满 14周岁的未成年人。弃婴是指被遗弃的婴儿,婴儿长大了仍查找不到生父母,便不能再称其为婴儿,而应列入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儿童之列。查找弃婴和儿童的生父母有多种方法,《收养法》第15条第2款规定,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可见,收养法规定“公告”是查找弃婴和儿童生父母的法定程序,因此至少必须以“公告”的形式查找弃婴和儿童的生父母。(3)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是指生父母残疾、患严重疾病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经济生活极度困难,没有能力抚养的子女。有特殊困难与无力抚养是因果关系。因有特殊困难造成的无力抚养,可以送养子女;反之,虽有特殊困难但仍有能力抚养的,原则上不能送养子女。
  以上是对被收养人条件的一般规定,在适用以上一般规定时还应当注意收养法的其他特殊规定。如《收养法》第7条规定的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限制;可以不受《收养法》第9条规定的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相差40周岁的限制;《收养法》第12条规定的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对该未成年人有严重危害可能的,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受不得将其送养的限制;《收养法》第14条规定的收养继子女,收养人可以不受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限制以及对收养人条件一般规定的限制,可以不受被收养人不满14周岁和只能收养一名被收养人的限制。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5649 人正在咨询

首页

找律师

立即咨询

(99%用户选择)

首页 > 语音解答 > 医疗纠纷 > 医疗法律援助 > 患者自主决定权是什么

法律咨询热线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2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