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被害预防与犯罪预防的关系

帮助5人 4w浏览 #刑事辩护 匿名 2020-08-16 湖北十堰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案解先锋团
    案解先锋团
    32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法律意见】
    一、吸毒的个人预防
      沾染毒品的诱因很多,预防吸毒的措施也很多,但归根结底,预防吸毒的关键还在于自己。只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律自爱,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才能够切实保护自己,不被毒品所害。个人预防吸毒主要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构筑起抵御毒品侵袭的铜墙铁壁。
    首先要加强对文化、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那些腐朽生活方式,努力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理想。
    其次,要不断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平衡能力和抗拒毒品诱惑的能力。要培养自己多方面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参加文明、高雅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第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摒弃吸烟、酗酒等恶习。特别是青少年,远离毒品,
    首先要远离烟酒。
    二、怎样预防和干预复吸?
      由于导致复吸的原因十分复杂,预防和干预复吸的问题也同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个人的主观努力外,还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全民参与,共同努力,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取得防复吸工作事半功倍的成效。
    (1)努力提高戒毒治疗水平
      目前,全世界的戒毒基础研究比较薄弱,医疗戒治手段还不够成熟,戒毒治疗方法一般只能达到临时性戒毒脱瘾的目的,尚不能从心理上戒断毒瘾。我国的戒毒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顾及和重视到从深层次解决复吸的问题。因此,无论从对毒品所产生的巨大精神依赖的认识上,从医疗方法的研究上,从治疗重点的安排上,从戒毒措施的制定和配套上,以及对整个戒毒工作艰难程度的估计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以致造成治疗工作脱节,戒毒者对毒品的精神依赖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今后,需要加强科学研究,调整医疗重点,改变医疗观念,将脱毒、康复及后续照管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对精神依赖的治疗效果。
    (2)社会各部门密切配合,对戒毒者大力加强道德、科学、心理和卫生教育
      戒毒难,主要体现在精神依赖,然而戒毒成功者却大有人在。预防复吸,戒毒者的毅力和意志品质极端重要。他们的毅力和意志品质从何而来,除个体差异外,主要来自社会。因此,教育、民政、卫生、公安等部门要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大力加强对戒毒者在道德、科学、心理和卫生方面的教育,使其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从而改变生活态度,树立永远戒毒的强大精神支柱。
    (3)加大执法力度,对反复吸毒者要坚决进行劳动教养
      凡是复吸者,其意志品质薄弱,缺乏毅力,容易被周围的毒品环境左右,单靠反复的强制戒毒难以奏效。对这样的复吸者必须实施较长时间的劳动教养,既帮助其本人从心理上逐渐消除对毒品的精神依赖,又净化了社会,减少了毒品污染。实践证明,实行劳教的瘾君子的戒断效果一般都比强制戒毒时期好,戒断率也高。尽管目前不少复吸者及其家庭对此尚不理解,甚至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但是,各地公安机关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决执行对复吸者送交劳动教养的法律规定,采取强制手段以达到防止复吸者再次复吸的目的。
    (4)向戒毒者提供全方位的社会支持与关爱
      戒毒者回归社会后常会遇到经济、家庭、就业、歧视等问题,其中不少人就是由于顶不住压力而复吸的。如果我们能够对每一个走出戒毒所的戒毒者制订出预防复吸的长远规划,从戒毒所一直落实到他的家属、亲友、单位、学校、社区、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为其提供关心爱护、宽松温暖的环境,鼓励强化其坚持戒毒的意识,监督并及时疏导其不良倾向,帮助他们克服危机,解决实际困难,戒毒人员中的复吸比例就会有效降低。
    (5)加大禁毒工作力度,创造无毒的社会环境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戒毒者复吸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周围环境中存在毒品。由于受到毒品市场的包围和毒品魅力的巨大诱惑,使预防复吸的难度大大增加。经验证明,哪里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大,哪里的毒品活动市场就小,戒毒者接触不到商品,自然就难以复吸。
      大的社会环境改善了,生活环境也应该随着改善。良好的工作环境、丰富的社区文化、健康的文体活动,以及和睦的家庭关系等,都将大大提高人群的拒毒抗毒能力,这对预防和干预复吸至关重要。
    (6)尊重科学,合理用药
      戒毒后,稽延症状的长时间存在也是导致复吸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失眠、周身不适及食欲不振等,有可能导致复吸。因此,对某些戒毒人员,尤其对那些伴有精神障碍的具有双重诊断的戒毒人员来说,应该尊重科学,循序渐进,进行合理的药物介入治疗是必要的,有时也是必需的。
    三、为什么说吸毒者家属在杜绝复吸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吸毒者家属在杜绝复吸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吸毒成瘾是一种心理及生理性疾病,属于外源性精神病。吸毒者屡屡吸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体验毒品()所产生的欣悦感。这就决定了吸毒者要逃避戒毒,拒绝配合帮教人员和禁毒工作者的治疗工作。也就是说,单依靠帮教人员、禁毒工作者和戒毒人员是不会使戒毒得到成功的。在“自愿戒毒中心”戒毒的绝大多数吸毒者都是在家属的强烈“要求”下才接受治疗的。可见吸毒者家属是促成吸毒者接受戒毒治疗的主要力量。同时,戒毒治疗需要支付巨额费用,而这笔费用也是全部由吸毒者家属支付的。这说明吸毒者家属不但是吸毒者戒毒的“动力来源”,也是其戒毒的“经济来源”。
      
    (2)戒毒人员的生活环境是诱发和促成复吸现象的最重要因素。它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对恶劣的家庭、社会环境,帮教人员和禁毒工作者是无能为力的。这时,能够阻止吸毒者重新复吸的主要力量就是吸毒者家属了。他们是和吸毒者最紧密而且可以配合帮教人员和禁毒工作者左右吸毒者行为意志的人,是可以与吸毒者周围的恶劣环境相抗衡的力量。吸毒者家属还是帮教人员和禁毒工作者的眼睛和耳朵,是帮教人员、禁毒工作者的手足和最可依赖的朋友,同时也是看护吸毒者的“护士”。只有吸毒者家属和帮教人员与禁毒工作者紧密配合,才能圆满完成驱除吸毒者毒瘾并使其重获新生的任务。
      
    (3)吸毒者家属可以积极为吸毒者改善周围的社会环境,能坚定地担负起驱逐吸毒者身边“毒友”和举报贩毒分子的重任。在当今社会人际关系中,只有吸毒者家属才能更真切地体验吸毒危害的切肤之痛,他们是打击这一社会毒瘤最坚定的社会力量。
    全文
    13 2020-08-16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291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被害预防与犯罪预防的关系
一键咨询
  • 175****65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6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2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0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恩施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潜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冈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鄂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恩施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05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1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4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3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5****52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恩施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0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1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8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2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6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恩施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3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潜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天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0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3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8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2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咸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5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3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襄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0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襄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仙桃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0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2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6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5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潜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3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襄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4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仙桃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6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8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2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8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0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78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2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恩施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5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1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潜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襄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十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7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鄂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冈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4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襄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潜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鄂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3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十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仙桃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7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孝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5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6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1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4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孝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8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8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潜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2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仙桃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1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咸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6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恩施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淮安134****777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52****729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35****357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正当防卫与不法侵害的关系
要实施正当防卫就必要有不法侵害在先,因此决定二者在时间上是顺延的。正当防卫的时间起点可能在不法侵害行为的时间终点以前,也可能与不法侵害行为的时间 终点重合,甚至可能在不法侵害行为时间终点以后。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防卫与故意伤害的关系是怎样的
防卫与故意伤害的关系之间是有限度条件的,防卫超过了限度条件的则会构成故意伤害,如果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那么就会区别为是否合法的一个标志,越界则会认定为故意伤害。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关系是什么?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存在联系也有区别,两者都是针对不法侵害采取的行为,目的都是保护自身安全。但是两者在适用条件、法律后果上截然不同。当事人进行正当防卫不用承担法律责任,而防卫过当导致重大损害发生,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诬告他人,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该负怎样的法律责任
[律师回复] 诬告他人侵害名誉权应负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
停止侵害:当行为人正在通过诬告侵害他人名誉权时,受害人有权要求法院采取强制手段制止侵权行为。例如在一些名誉权纠纷案件中,若侵权行为处于持续状态,法院可应原告要求责令被告停止相关行为,如停止传播诬告的不实信息等1。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不法行为人应为受害人恢复名誉,消除侵害名誉权的直接后果。恢复名誉的方式应与侵害方式相同,且在侵害发生的范围内进行。比如若在某个社交群组内诬告他人,那么应在该社交群组内澄清事实、恢复他人名誉1。
赔偿损失:包括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失。财产损失可以是既有财产的损失或可得利益的损失,精神损失主要发生在自然人名誉权受侵害时。例如因他人诬告导致失去工作机会(可得利益损失),或者造成心理创伤(精神损失),侵权人需进行相应赔偿1。
赔礼道歉:不法行为人需向受害人承认错误、表示歉意,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如在名誉权纠纷案件中,被告可能被要求公开赔礼道歉,以消除对原告名誉造成的不良影响1。
刑事责任(情节严重时):若通过诬告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此类行为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不过,侮辱罪、诽谤罪是告诉的才处理,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在一些极端情况下,诬告行为引发了社会动荡或者严重影响了国家形象等,就会被视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1。
治安处罚(情节较轻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367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关系是哪些?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关系是哪些?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我朋友和我借了钱2800,但联系不上人,只知道一个他老家地址,但真实性不知道
[律师回复] 如果你的朋友借了钱2800元后联系不上,且只知道一个不确定真实性的老家地址,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核实地址真实性

- 向共同熟人打听:联系你们共同的朋友、亲戚、同学或同事,询问他们是否知道该地址是否正确,或者是否有你朋友更准确的居住地址、工作地址等信息。

- 查询相关记录:查看借款时的聊天记录、借条、转账备注等,看是否有其他地址信息或能辅助核实该地址的线索。

尝试沟通催款

- 上门寻找:如果方便,可以前往这个可能的老家地址,尝试当面找到你的朋友,了解情况并要求其还款。

- 通过家人转达:若在该地址找到了朋友的家人或邻居,可以请他们帮忙转达你的诉求,让朋友尽快与你联系并还钱。

走法律途径

- 委托律师查询:可以委托律师,律师凭借合法手续,有可能向相关部门查询你朋友的准确户籍登记信息等,来确定正确地址。

- 向法院起诉:即便地址不确定,只要能提供朋友明确的姓名、联系方式等能区分其身份的信息,法院也可能受理。法院会通过相关部门确定被告住址完成送达。若无法送达,可能会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公告期满后,案件仍会正常审理和判决。
快速解决“债权债务”问题
当前321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关系是哪些?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关系是哪些?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