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父母给的嫁妆钱怎样才能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帮助5人 3.7w浏览 #婚姻家庭 匿名 2020-09-14 福建南平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特邀法律智囊团
    特邀法律智囊团
    25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在法律上,女方亲属陪送嫁妆的行为性质应认定为赠予行为,是单独赠与新娘个人的财产。《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采用书面形式。”在结婚登记前陪送的嫁妆,应当认定为是女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在离婚时应当认定为归女方所有。结婚登记后陪送的嫁妆,一般应认定为是夫妻共同财产,但如果双方若有财产的特别约定,则应当依照约定处理。根据以上内容,如果是婚前,则不需要怎么做都是属于个人财产,如果是婚后,最好做一个特别约定,指明该嫁妆钱属于女方个人所有。
    全文
    12 2020-09-14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南京尾号2350,4分钟前咨询问题
苏州尾号4253,4分钟前咨询问题
无锡尾号9757,3分钟前咨询问题
常州尾号8479,4分钟前咨询问题
南通尾号3821,2分钟前咨询问题
镇江尾号4045,2分钟前咨询问题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96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父母给的嫁妆钱怎样才能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一键咨询
  • 152****41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52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5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5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2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8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6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8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8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1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4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4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8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4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3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5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2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65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2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1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2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3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7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5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32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2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1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8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7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8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2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4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1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8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2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1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2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0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5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6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8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4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6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7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7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1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0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0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7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4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连云港135****280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77****920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88****890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父母给的嫁妆属于共同财产吗
父母给的嫁妆属于共同财产吗?一般来讲,结婚登记前的陪送嫁妆应认定为是女方家人对女方的婚前个人赠与;若在登记结婚后的陪送嫁妆,女方家人未明确表示是对某方的个人赠与,则应认为是对夫妻双方的共同赠与,该嫁妆应认定为是夫妻的共同财产。夫妻双方对该嫁妆有特别的约定,则应依约定来认定财产的权利归属。
10w+浏览
婚姻家庭
父母给的嫁妆属夫妻共同财产吗
对于嫁妆的性质,应区分不同情况进行认定。其是否用于夫妻日常生活,嫁妆的价值大小,是否进行了物权公示等作为认定嫁妆归属的参考标准。从法律角度来看,若是在男女双方领取结婚证之前,由女方家给女方准备的嫁妆,一般情况下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但要是在领证之后再给嫁妆的话,原则上认为是夫妻共同所有。
10w+浏览
婚姻家庭
父母给女方的嫁妆属于共同财产吗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父母给女方的嫁妆属于共同财产吗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w+浏览
婚姻家庭
父母给女方的嫁妆属夫妻共同财产吗
现在,依照我国不少地方的民间传统风俗习惯,女方娘家陪送的嫁妆,依然认定是女方父母对自己子女的单独赠与,而不是赠与夫妻双方的,是女方的婚前财产或属于女方所有的个人财产,而不属夫妻双方共有的财产。
10w+浏览
婚姻家庭
父母给的嫁妆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父母给的嫁妆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一般来讲,结婚登记前的陪送嫁妆应认定为是女方家人对女方的婚前个人赠与;若在登记结婚后的陪送嫁妆,女方家人未明确表示是对某方的个人赠与,则应认为是对夫妻双方的共同赠与,该嫁妆应认定为是夫妻的共同财产。夫妻双方对该嫁妆有特别的约定,则应依约定来认定财产的权利归属。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