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是多久

帮助5人 3.9w浏览 匿名 2020-09-15 北京东城区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考验期的长短应当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的轻重、主观恶性的大小和人身危险性的大小、一贯表现及帮教条件等相适应。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一是考验期限应当与罪质相适应。对于涉嫌严重刑事犯罪的,例如抢劫、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等,鉴于罪行较为严重,其考验期限应当长于其他轻罪。
    二是考验期限应当与人身危险性相适应。对于有违法劣迹、平时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其考验期限应当长于初犯、平时表现良好的未成年人。
    三是考验期限应当与可能判处的刑期相适应。
    四是考验期限应当注意同案犯平衡。地位和作用相当的同案犯,考验期限应当相同主犯的考验期限应当长于从犯不分主从犯或者都是从犯,但地位和作用存在明显差别的,考验期限也应有所差别。
    五是应当尽量避免用足1年的考验期限,预留考验期变更空间,同时避免取保候审期限届满而考验期限未满的尴尬。
    在司法实务中,附条件不制度的考验期限变更也是值得深究的问题。根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表现,可以在法定期限范围内适当缩短或者延长(考验期限)。但是,上述规定并未明确变更考验期限的决定主体。司法实践中,对于附条件不决定是由检察长决定的,可以由检察长或者检委会变更,但如果附条件不决定是由检委会决定的,则只能由检委会来变更。
    全文
    6 2020-09-15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14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是多久
一键咨询
  • 青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7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8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4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7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5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5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7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8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8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0****11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4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4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2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0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8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1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0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7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2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7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5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7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8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8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5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3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6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7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1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7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3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1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4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5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1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8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4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8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7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8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0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3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36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2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3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6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1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0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2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1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连云港180****338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77****140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8****326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缓刑考验期是多久,缓刑考验期是多久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缓刑考验期是多久,缓刑考验期是多久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拘役缓刑考验期是多久,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个月。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个月。第二、实行缓刑的罪犯不致再危害社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缓刑考验期是多久
1、 原判刑为一年以下的,考验期不能少于两个月。2、 原判刑为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考验期不能少于一年。缓刑的考验期从被判决之日起算起。如果在缓刑考验期能表现良好的,缓刑考验期满后将不再执行原判的刑法,并且公开宣告。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缓刑考验期是多久?
根据《刑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是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43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缓刑考验期是多久?
我国法律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有两种:1、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得少于两个月。2、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签了借条钱没到账用管吗
[律师回复] 签订借条但款项未实际到账,可以作为不履行借款合同的证据,借款人有权主张自己未收到款项。
分析
在民间借贷中,借条通常作为借款事实发生的直接证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因此,出借人需要证明其已经履行了交付款项的义务。

在实践中,如果借款人签订了借条,但实际上并未收到款项,这种情况下,借款人可以主张借款合同未实际履行,即出借人未完成款项的交付。借款人可以通过提供银行账户记录、证人证言等证据来证明自己未收到款项。

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如果出借人不能证明其已经交付了借款,人民法院将不支持其要求借款人还款的请求。因此,签订借条但款项未到账的情况下,借款人有权利主张自己未收到款项,并要求出借人提供款项交付的证据。

在案例中,郑某签署借条与收条,但实际未收到款项,法院最终判决郑某无需还款,这体现了如果出借人未能证明款项已经交付给借款人,借款人有权主张未收到款项。因此,签订借条但款项未到账的情况下,借款人可以利用法律规定保护自己的权益。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