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被以自杀相威胁而参与犯罪者是从犯还是胁从犯?

帮助5人 5w浏览 #刑事辩护 匿名 2020-10-02 新疆伊犁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刑案纠纷顾问
    刑案纠纷顾问
    83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今年二月,我们在审查一起共同抢劫犯罪案件时,遇到了这样一种情况:主犯以若不参与抢劫他就要自杀相威胁,迫使两名犯罪嫌疑人参与了抢劫犯罪。在对这两名犯罪嫌疑人应该认定为从犯还是胁从犯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并引出了一个如同本文题目所列的值得思考的问题。  为了便于认识这个问题,特将基本案情简要介绍如下:  2002年10月7日下午,被告人王瑞提出抢劫一辆出租车去兰州。徐金元、高某(属未成年人,名字隐去)均不同意。王瑞便对徐、高二人说,若不同意抢车,他就要自杀。徐金元、高某二人再未反对。随后,王瑞、徐金元、高某到庆城县汽车站,租了一辆夏利轿车。因王瑞当天饮酒,上车后便昏睡,一路未醒。王瑞怀揣的为抢劫准备的菜刀露出,被徐金元看见后藏匿。约5时许,到达西峰。王瑞埋怨徐金元在途中没有叫醒他而错失抢车的机会。随后王瑞又租乘杨某驾驶的红色奥拓车。在车上,王瑞提出抢劫该车,徐金元不同意,王瑞又以自杀相威胁,高某表示同意。当车向南行至西峰区肖金镇南S202线158M+230M处时,王瑞以上厕所为名,让司机杨某停车,车还未停稳,王瑞随即用黑色皮裤带勒住杨某的颈部。杨某奋力反抗,挣脱,打开车门往外跑时,王瑞、徐金元、高某将杨某向车内拉,杨某拼命挣扎逃脱。王瑞驾车带徐金元、高某逃跑,途中轿车翻落路边,轿车报废。  在讨论徐、高二人在共同抢劫犯罪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时,产生了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应当认定徐、高二人为胁从犯。理由是,主犯王瑞对徐、高二人的确实施了威胁行为,徐、高二人对实施抢劫犯罪不是完全愿意的,符合我国《刑法》
    第二十八条“被胁迫参加犯罪”的规定。  另一种意见:应当认定徐、高二人为从犯。理由是,主犯王瑞不是以侵害徐、高二人的利益进行威胁的,且王瑞在实施威胁行为时已经醉酒,上车后已经失去了实施抢劫犯罪行为的能力,徐、高二人完全有条件选择拒绝参与实施抢劫犯罪,不符合我国《刑法》
    第二十八条规定的胁迫的特征。  我同意
    第一种意见,即认为徐、高二人是胁从犯。  对“胁迫”的内涵目前还没有司法解释。从我看到的一些《刑法学》教科书上的学理解释看,《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胁迫”,是指以剥夺生命、损害健康、揭发隐私、毁损财物等对行为人进行精神上的强制。对主犯以自杀等损害自己利益相威胁,是不是《刑法》规定的“胁迫”,教科书上都未提及。在司法实践中,常见的胁从犯都是被胁迫者自身利益受到威胁才参与共同犯罪。本案主犯对徐、高二人的胁迫有其特殊性。  尽管如此,我认为,胁从犯的本质特征是行为人受到了精神上的强制,参与犯罪不是完全愿意的。至于以何种方式进行威胁,是以侵害被威胁者的利益进行威胁,还是以侵害威胁者自身利益相威胁,不影响威胁实事的存在,只要被威胁者的确是不太愿意参与共同犯罪,因受到威胁而参与了,就应当认定为胁从犯。事实上,徐、高二人在王瑞提出抢劫出租车时均表示不同意,只是由于受到王瑞的自杀威胁才勉强同意的,在乘坐到
    第一辆出租车上后,在王瑞醉酒的情况下,徐、高二人既未叫醒王瑞,也未主动实施抢劫行为,还藏了菜刀,以致遭到王瑞的埋怨。在第二辆出租车上,当王瑞提出动手抢劫时,徐金元又表示不同意,王瑞又以自杀相威胁,高某才同意。在实施抢劫行为过程中,徐、高二人表现的不是十分积极。  在有些人看来,王瑞所说的若不参与抢劫他就要自杀,毕竟是说自杀,又未说要杀害徐、高二人,自杀与不自杀,徐、高二人可以不理睬。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案三名被告人的关系只是一般的所谓朋友关系,但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差异的。对来自同一个人同样的威胁,不同的人反应是不同的,对有的人起到了精神强制作用,对有的人可能就起不到强制作用。本案的事实是,徐、高二人由不同意抢劫到同意抢劫,的确是由于受到王瑞自杀的语言威胁。  至于说徐、高二人当时可以拒绝参与,可以选择不参与抢劫,也符合实际情况。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对于胁从犯而言,威胁并非使其丧失了选择参与还是不参与的条件或可能。如果丧失了选择行为的可能,就不是胁从犯了。也就是说,胁从犯是在可以选择不实施犯罪的情况下,虽不太愿意,却仍然选择了实施犯罪。徐、高二人正是这种情况,应当认定为胁从犯。  2003年4月18日  注:  最近,甘肃省庆阳市中级人民一审判决认定徐、高二被告人为胁从犯,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和三年
    全文
    14 2020-10-02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30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被以自杀相威胁而参与犯罪者是从犯还是胁从犯?
一键咨询
  • 162****05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0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2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勒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5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勒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7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博尔塔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博尔塔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2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喀什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吐鲁番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3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博尔塔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1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音郭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6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4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6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2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2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4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勒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5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2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3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7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7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喀什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0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3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2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博尔塔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8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3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塔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音郭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5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鲁木齐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鲁木齐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6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7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博尔塔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拉玛依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4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河子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3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6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喀什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博尔塔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5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勒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博尔塔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吐鲁番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吐鲁番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河子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2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塔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7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8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4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拉玛依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河子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8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6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勒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博尔塔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喀什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2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7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4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和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7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喀什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3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2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7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河子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克苏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鲁木齐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3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河子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4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6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7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5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5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扬州180****651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78****323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56****691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借钱不还反而威胁怎么办
如果有个人借了你的钱却一直不肯还,甚至还来威胁你,那你就可以依照咱们中国刚出台的《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来维护你自己的权益。你可以让他立刻停止这种无耻的行为,比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啥的;或者叫他赶紧把之前借走的东西还给你好吧;要是这个人的行为已经严重到构成了对你的侵权,那你还能要求他赔偿你的损失。
10w+浏览
债权债务
威胁算犯罪吗
威胁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是犯罪,一般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等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威胁算犯罪吗
威胁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是犯罪,一般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等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借钱不还反而被威胁了怎么办
若有当事人未能偿还所借资金,却反过来威胁您的合法权益,那么这很可能构成了对您的宪法保护权的侵犯。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明确规定,对于请求终止侵权、排除妨碍、清除潜在风险等的权利,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因而,您有权依照法律程序,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庭判定被告立即停止威胁行为,排除妨碍,消除潜在风险,并根据具体情况,要求被告承担因侵权给您带来的经济损失。
10w+浏览
债权债务
威胁胁迫他人算犯罪吗
威胁或强迫他人是否犯罪?若以此获取财务或性利益,可能构成敲诈勒索、抢劫或性侵犯。受害者可报警,公安机关将追查处理。故意威胁以达不公平契约,此契约将无效,原告可向法院起诉确认无效。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