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对刑事终审判决不服,还能再上诉吗

帮助5人 4.7w浏览 匿名 2020-10-29 云南迪庆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二审判决即为终审判决,当事人不得再上诉。对二审判决若有异议,认为程序、实体上有错误时,可提起再审(我国称为审判监督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有三种形式:当事人申请再审,决定再审,检察院抗诉进行再审三种。()由有审判监督权的人民提起。我国《刑事诉讼法》243条规定各级人民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最高人民对各级人民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对下级人民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再审。因此,作出终审判决的,如发现已生效的判决确有错误,应依照法律规定决定进行再审,依法作出正确的判决。(2)由符合法定条件的当事人申请。《刑事诉讼法》241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因此,当事人对已生效的判决,可以申请再审。但当事人申请再审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刑事诉讼法242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应当重新审判:
    (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枉法裁判行为的。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如不符合上述规定,审查后,应将予以驳回。(3)由有监督权的人民检察院提起。《刑事诉讼法》243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级人民再审。
    全文
    8 2020-10-29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43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对刑事终审判决不服,还能再上诉吗
一键咨询
  • 177****17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0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1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1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5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0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7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1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5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44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3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德宏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昆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怒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5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宏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昆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7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4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4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6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5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1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4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8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昆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2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5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5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4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0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1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5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8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6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宏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5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5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1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4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3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0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5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3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1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7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怒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怒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6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1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6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1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5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7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7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6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1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昆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5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4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淮安188****842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78****790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78****303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对民事判决终审不服怎么办?
民事判决终审不服可以申诉也是可以提出再审。如果是申诉的话,那么是需要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的请求,然后等待相关的审核审核通过的情况之下,就会采取一定的处理方式的,或者是直接提出再审。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二审终审制对判决结果不服怎么办?
如果对二审终审的判决结果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或者是进行申诉也是可以的,向上一级检察院申请向法院抗诉也是没有问题的,认为判决是错误的,是可以申请抗诉和申诉的。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二审终审制对判决结果不服怎么办
二审终审制对判决结果不服不能再上诉。但是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或者是向检察院申请抗诉再或者是向人大部门进行反映,类似就是要将案件重新审理的意思,当然这个也是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的。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当事人对终审判决不服怎么办?
对最终刑事判决不服可以提出申诉。法律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决的执行。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敲诈勒索罪的审判结果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敲诈勒索罪之量刑标准如下所示:
首先,若行为人实施了敲诈勒索的犯罪行为,且涉案公私财产的数额较大或者曾经进行过多次类似行为,则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法律责任,同时还可能被判定需承担罚金的民事赔偿;
其次,若涉案数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那么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惩罚,并且需要附加罚金的赔偿义务;
最后,若涉案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那么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制裁,同样也需要承担罚金的赔偿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通过威胁或者恐吓等手段非法获取他人财产,便构成了敲诈勒索罪的既遂。
然而,如果行为人仅采用恐吓、威胁或威胁的方式,而被害人并无恐惧感,因此并未交付财产;
或者虽然被害人产生了恐惧,但并未实际交付财产,这两种情况均属于敲诈勒索未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劳务服务和劳务派遣有什么区别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劳务服务与劳务派遣的关键区分在于:
首先,各自关注的重点有所差别。
在劳务派遣的前提下,企业最为关切的则是对整个劳动过程的有效管控,而具体的用工单位则直接负责对劳务派遣劳动者进行指挥、监督以及工作安排等方面的工作。
然而,在服务外包的环境下,企业所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对工作成果的精细化管理,服务人员则为承包单位提供相应的劳动服务。
其次,在合同命名上也存在差异。
在劳务派遣的情况下,劳务派遣公司需要与实际用工单位签署劳务派遣协议;
然而,在服务外包的背景下,对于合同的命名并没有特别严格的法律规定,其名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例如服务外包协议等等。
再者,两者与劳务提供方的关系也各不相同。
在劳务派遣的框架内,实际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劳动者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劳务用工关系;
然而,在服务外包的环境下,发包方与服务人员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关联性。
此外,在对劳务提供方的管理权限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劳务派遣的模式下,实际用工单位有权直接向劳务派遣劳动者分配工作任务,并且对他们的工作进度进行监督和指导;
然而,在服务外包的环境下,发包方对服务人员并没有直接的管理权限,服务人员需接受承包方的工作安排和监督指挥。
最后,这两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业务领域也存在明显的区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11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当事人不服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可以再审吗
当事人不服法院作出终审判决是不可以再审的。法院判决生效之后,当事人对判决结果表示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要求再审。如果案件涉及的人员较多或者起诉方均为自然人的案件,当事人可以向原审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对案件进行再次审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再审的,法院的判决不受影响。
10w+浏览
诉讼仲裁
交警队取保候审流程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符合申请取保候审资格的情况,首先,必须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身分、近亲属、辩护律师等具有相关身份的人士,向案件处理机构提交取保候审申请;
接下来,经过办案人员的严格审核之后,只要取得办案人员的首肯,申请人便需要向办案机关提交相关的担保措施:
首要举措便是设立保证人担保制度。
这不仅要求被取保候审者要寻找到一位合格且愿意担任其保证人的对象,这个保证人还须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以确保被保证人能够始终保持随传随到的状态。
其次,也可选择提供保证金。
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取保候审时,他们需要缴纳一定金额的现金作为担保。
若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任何违规行为,保证金将被依法没收,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办案机关有权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深刻反省并悔过,重新缴纳保证金、寻找新的保证人或者采取监视居住、逮捕等其他强制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
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保证金的数额。
提供保证金的人应当将保证金存入执行机关指定银行的专门账户。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