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什么是紧急避险措施

帮助5人 4w浏览 匿名 2020-12-04 山西朔州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一、什么是紧急避险根据刑法第21条的规定,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给另一较小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抗洪抢险采取的分洪措施是紧急避险的适例。紧急避险不负。紧急避险的本质是避免现实危险,保护较大合法权益。紧急避险的客观特征是,在法律所保护的权益遇到危险而不可能采取其他措施予以避免时,不得已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紧急避险的主观特征是,认识到合法权益受到危险的威胁,出于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的目的,而实施避险行为。可见,紧急避险行为虽然造成了某种合法权益的损害,但联系到具体事态来观察,从行为的整体来考虑,该行为根本没有社会危害性,也根本不符合任何犯罪的构成要件。
    二、紧急避险的条件有哪些紧急避险是通过损害一种合法权益保护另一合法权益,这与正当防卫通过损害不法侵害人的利益来保护合法权益具有原则区别,故紧急避险的条件比正当防卫的条件更为严格。
    (一)合法权益面临现实危险紧急避险首先要求合法权益处于客观存在的危险的威胁之中,即合法权益处于可能遭受具体损害的危险之中。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实行紧急避险的需要。危险的来源主要有:大自然的自发力量导致的危险;动物的袭击带来的危险;疾病等特殊情况形成的危险;人的危害行为造成的危险。现实危险不包括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所面临的对本人的危险(参见刑法第21条第3款)。例如,执勤的人民警察在面临罪犯的不法侵害时,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紧急避险;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不能为了避免火灾对本人的危险,而采取紧急避险。如果事实上并不存在危险,而行为人误认为存在危险,实施所谓避险行为的,属于假想避险。对此,应按照处理假想防卫的原则予以处理。
    (二)危险正在发生现实危险正在发生时,才能实行紧急避险。危险正在发生,是指危险已经发生或者迫在眉睫并且尚未消除,其实质是合法权益正处于受威胁之中。在危险尚未发生或者已经消除的情况下实行避险的,属于避险不适时,其处理原则与防卫不适时的处理原则相同。
    (三)出于不得已而损害另一合法权益必须出于不得已,是指在合法权益面临正在发生的危险时,没有其他合理方法可以排除危险,只有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才能保护较大合法权益。如果有其他方法排除危险,则不允许实行紧急避险。这样要求,是因为合法权益都是受法律保护的,不能轻易允许以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保护另一种合法权益。因此,只有在不可能采取或者没有其他合理方法时,才允许紧急避险,这是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重要区别。在可以或者具有其他合法方法避免危险的情况下,行为人采取避险行为的,应视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与客观上所造成的损害分别认定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或者意外事件。损害另一合法权益,通常是指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针对危险来源本身造成损害。例如,在受到野兽袭击时,闯入他人住宅躲避的,属于紧急避险。
    (四)具有避险意识避险意识由避险认识与避险意志构成。避险认识,是指行为人认识到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面临正在发生的危险,认识到只有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才能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认识到自己的避险行为是保护合法权益的正当合法行为。避险意志,是指行为人出于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危险的目的。故意引起危险后以紧急避险为借口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属于故意犯罪,而非紧急避险。根本没有避险意识,其故意或者过失实施的侵害行为巧合紧急避险客观要件的,属于偶然避险。根据通说,偶然避险不是紧急避险,而是违法犯罪行为。
    (五)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由于紧急避险是用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来保护另一种合法权益,故不允许通过对一种合法权益的无限制损害来保护另一种合法权益,只能在必要限度内实施避险行为。通说认为,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是指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小于所避免的损害。因为紧急避险是两种合法权益之间的冲突,紧急避险之所以不负刑事责任,就在于该行为保护了更大的利益。至于如何权衡权益的大小,则应当具体分析。一般来说,人身权利大于财产权利,人身权利中的生命权重于其他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大小应以财产价值的多少为标准来衡量,而不是以所有制性质来衡量。由此可见,不允许牺牲他人生命来保护财产,也不允许损害他人重大财产以保护自己的较少财产。
    全文
    12 2020-12-04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94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什么是紧急避险措施
一键咨询
  • 140****33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4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6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0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5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6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6****52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4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2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1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1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1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2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2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2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7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0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0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5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4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4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3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5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1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8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6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8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1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5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5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6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2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42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0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5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3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6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2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6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6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4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0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0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7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6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6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5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8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6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0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连云港181****504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78****256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0****724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什么是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具备哪些条件
紧急避险指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条件1、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2)正在发生的危险。3)紧急避险,不能使用损害他人身体健康或他人生命权利采取避险行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酒驾造成多少车损构成危险驾驶罪
[律师回复] 解析:
当驾驶员处于醉酒状态并驾车行驶时,即便未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发生,其行为亦被定性为危险驾驶罪行;
然而,若此种情况导致了极其严重的交通事故,驾驶员会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而受到法律制裁。
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何谓“重大交通事故”?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重大交通事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在事故中造成一人或多人死亡,且驾驶员对事故负有全部或主要责任;
(2)在事故中造成三人及以上人员死亡,且驾驶员对事故负有同等责任;
(3)在事故中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的直接损失,且驾驶员对此负有全部或主要责任,同时,驾驶员无力承担的赔偿金额需达到人民币三十万元以上。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什么是紧急避险,紧急避险应符合什么条件
紧急避险指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必须有威胁合法利益的危险发生有威胁合法利益的危险发生,是紧急避险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危险正在发生危险正在发生,是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货物交付后风险转移需要注意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我国国内销售商品交易中的标的物风险转移,我们通常采取交付主义的原则进行处理。
也就是说,当待售的标的物被交付出去的那一刻起,其可能遭受的损失和损坏就会从卖方转移至买方。
这其中如何精确地判定风险转移的时机,应当依据交付的具体情况来分析:
首先,如果合同条款已经明确规定了交付的地点,那么我们就应该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执行;
其次,如果合同中并未对交付地点做出明确的规定,或者规定得不够清晰明了,那么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标准来进行判断:
对于支付货币的交易,我们可以在接收货币的一方所在地完成交付;
而对于不动产等实物类别的交易,则应该在该物品所在的实际地点进行交付;
至于其他类型的交易,我们可以在履行义务的一方所在地完成交付。
最后,如果标的物需要通过运输方式进行交付,那么在卖方将货物交给第一个承运人之后,标的物可能面临的损失和损坏的风险就会全部转嫁给买方。
当然,在所有这些规则的基础上,只要不违反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买卖双方都有权在合同中自行约定标的物风险转移的其他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零四条
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快速解决“债权债务”问题
当前697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危险驾驶罪进看守所带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严重危害交通安全之构成罪责为:
在道路环境之下以机动车作为主要移动工具,以以下四种方式之一进行驾驶活动,情节恶劣者;
一是通过追逐竞争的方式进行驾驶,其行为性质极其恶劣;
二是在酒精作用下驾驶机动车,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
三是从事校车业务或旅客运输工作,严重超出额定乘员载客数量,或者严重超过规定的最高时速行驶;
四是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对公共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紧急避险和意外事件
紧急避险:在法律中对紧急避险是这样描述的,它是一种为了大家的公共利益,国家的利益或者自己、别人的人身安全,财产以及其他的东西正面临的伤害,危险,而必须要使用伤害另一种利益的一种行为。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危险驾驶罪一审阶段不放人怎么办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危险驾驶罪行,法院的处理方式如下:
首先,主要的刑事惩罚措施包括判处最高为六个月的拘役;
其次,附加的刑事惩罚措施则包括罚款金额在1000至5000元之间,通常情况下为2000元;
第三,行政处分则可能涉及到吊销驾驶员的驾照,而且这种行为在五年内将无法再次获得驾照,若涉及的是运营性质的机动车辆违法行为,那么将会有十年内无法再次获得驾照,甚至在其生命周期内也不得再驾驶运营车辆;
最后,倘若在这其中还涉嫌其他类型的犯罪行为,根据轻重程度进行综合考虑后,以较重者为准绳进行定罪和量刑,最严重的情况可以判处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或者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因为肇事逃逸导致他人死亡的,那么量刑标准将升至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02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被危险驾驶罪拘留能探视么
[律师回复] 解析:
受到行政拘留以及司法拘留的人员,其家属与亲友可以凭借有效身份证件在相应期限之限内行使探访权;
而对于律师而言,他们需持有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开具的证明文件及委托人签署的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机构出具的公函方可进行会面。
然而,若因触犯刑法而遭受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在拘留期间仅允许辩护律师进行会见,其亲属与朋友则无法进行探望。
此外,对于辩护律师在会见过程中必须得到侦查机关许可的案件,还需获得侦查机关的批准方能实现会见。
法律依据:
《拘留所条例》第二十六条
拘留所保障被拘留人在拘留期间的会见权利。
被拘留人应当遵守拘留所的会见管理规定。
会见被拘留人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按照规定的时间在拘留所的会见区进行。
被拘留人委托的律师会见被拘留人还应当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
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紧急避险成立的条件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紧急避险成立的条件相关的法律规定。
10w+浏览
诉讼仲裁
危险驾驶罪算过失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并不完全符合。
危险驾驶罪属于有意为之的犯罪行为,因此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这也使其成为行为犯,仅需存在相应的行为即构成犯罪行为。
而交通肇事罪则属于疏忽大意的犯罪行为,系结果犯,须在发生了一定的危害后果后才能构成犯罪。
具体而言:
1.主观层面来看,危险驾驶罪的罪犯在主观上具备持有期望或者放任的意图。
2.行为因素上,危险驾驶罪明显呈现出行为犯的特质,只要实施了具有危险性质的驾驶行为便应遭受惩罚,即这部份犯罪行为属于行为犯之范畴。
3.致害结果来看,危险驾驶罪乃是情节犯,只需存在醉酒驾车或者追逐竞驶等恶劣行为并达到一定程度,而无需产生实际的致害后果,此即情节犯的特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91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及年限在哪里查
[律师回复] 解析:
享有失业金所需具备特定条件如下:
首先,必须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参与了失业保险,并且公司以及个人已经按照相应要求连续缴纳保费一年以上;
其次,在法律所规定的劳动年龄范围之内,由于非自身原因导致无法继续工作;
最后,已经按照既定程序完成失业以及求职登记手续。
只要上述条件均得到保证,即有权享有失业保险金。
关于失业金的领取,有以下具体规定:
若累计缴纳保费满一年但未满两年,可领取三个月的失业金;
若满两年但未满三年,则可领取六个月的失业金,依此类推,最长领取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四个月,也就是两年。
值得注意的是,重新就业之后,如果再度失业,那么之前的缴费时间将被重新计算,同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上次失业时应领取但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期限相加计算,但最长不能超过二十四个月。
简而言之,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期限最长不能超过二十四个月。
法律依据:
《失业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简单来说就是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最长不超过24个月。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19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紧急避险的特点有哪些?
紧急避险特点是在两个合法权益发生冲突,为了保护某种较大的权益,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不得不损害另一较小的权益。因而不构成犯罪,行为人也不负刑事责任。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