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天降红包诈骗怎么办,饿了么商家天降红包诈骗

帮助5人 4.6w浏览 #诉讼仲裁 匿名 2021-02-24 重庆潼南区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潼南区谈判法务
    潼南区谈判法务
    47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在与商家发生纠纷后,消费者应注意收集与商家沟通协商过程中出现的书面材料等各类证据,以便协商不成时向工商部门投诉,必要时还可以采取提讼的法律手段以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消费者应当辩识何谓商家“欺诈行为”。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台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三)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四)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五)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六)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七)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八)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九)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价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
    (十)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十
    一)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
    (十
    二)以虚假“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十
    三)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其次,消费者有必要知晓我国法律对商家欺诈消费者、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规定。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全文
    10 2021-02-24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60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天降红包诈骗怎么办,饿了么商家天降红包诈骗
一键咨询
  • 130****47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川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岸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云阳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万州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0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州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梁平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云阳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璧山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寿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7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4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0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5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7****51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川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南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忠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0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4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5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沙坪坝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8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4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岸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8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州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彭水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隆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5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城口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3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渡口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渡口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巫山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垫江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1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潼南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7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秀山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7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4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7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5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涪陵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巫溪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1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足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8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7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5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3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涪陵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5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6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云阳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7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龙坡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沙坪坝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川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7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潼南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7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津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渝北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万州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梁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7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柱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2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5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6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4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彭水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川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5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4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3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沙坪坝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7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足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2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4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0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奉节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5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江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2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2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0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万州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1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龙坡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川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2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万州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璧山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碚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6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苏州156****991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80****271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34****773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微信骗红包一天几千会被判刑吗?
微信骗红包一天几千已经构成了诈骗罪,会依法给予处罚,希望大家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微信骗红包不属于诈骗,只要是存在诈骗行为,公安部门就会根据涉案金额,给予量刑。
10w+浏览
互联网纠纷
一般微信骗红包犯法吗?微信被骗红包报警有用吗?
在微信上骗红包如数额较小的不构成犯罪,但是属于违法行为。但是在报警之后由于数额的限制不能立案,也就是说就算报案也不会受理,也就不能把自己的财产追回来。
10w+浏览
互联网纠纷
骗红包新型诈骗罪怎么判?
骗红包新型诈骗罪怎么判需要结合行为人所实施的诈骗行为的实际数额来认定,诈骗的数额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会被处以三至十年的有期徒刑,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会被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骗红包新型诈骗罪如何判
诈骗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诈骗金额巨大的情况下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诈骗金额特别巨大的情况下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我们在遇见骗红包新型诈骗罪如何判的问题时可以参考本文内容。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微信骗红包4800判多久?
诈骗4800达到诈骗罪定罪量刑标准,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10w+浏览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