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交通肇事逃逸的具体情形是什么?

帮助5人 4.1w浏览 匿名 2021-03-10 山东菏泽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最高在2000年11月15日公布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解释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按照这个解释,肇事者无论是否救助受害人都不影响逃逸的成立,因此肇事者将受害者送往医院之后再逃跑,也要按照交通肇事逃逸处理,因为这仍然符合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3条的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和第2款第(一)至第(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从其内容上来看,这条规定明确了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前提条件,即行为人必须具有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先行行为。因为该《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的三种情形和第2款规定的五种情形,都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基本情形。先行行为必须构成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才可以作为加重处罚的情节而存在。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主观要件。行为人主观上有且只有逃避抢救或肇事责任的动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本质在于肇事者对于自己先行行为带来的抢救义务和法律责任承当的逃避。逃避抢救义务和逃避法律责任这两个动机同时存在是实践中逃逸行为主观方面的一般情况,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能仅存在单一的动机,例如,甲开车将人撞伤后,将被害人送到附近医院抢救,而后逃之夭夭,在这种情况下,肇事者己经尽了抢救义务,但是却逃避了法律追究,使交通肇事责任难以认定,因此虽然犯罪人仅具有逃避责任的动机,但是只要具备逃避抢救义务和逃避责任这两个动机中的任何一个,都应认为具备了逃逸的主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实质,其在于不履行法定的抢救伤员与财产、报案、接受处理的义务,而并非只是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
    全文
    10 2021-03-10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595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交通肇事逃逸的具体情形是什么?
一键咨询
  • 172****70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5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6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7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3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8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2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烟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6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5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0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4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8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2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4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0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3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5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6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6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4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7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5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1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3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3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0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6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7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4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8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5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6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8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8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1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2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7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8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6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8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1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3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2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7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3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48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1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1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6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4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淮安188****517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34****312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8****275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具体有哪些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人死亡后是否被追究交通肇事罪
[律师回复] 解析:
涉及到交通肇事因而导致人员丧生的案件中,如果存在以下所述的情况,那么便需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刑事追责:
首先,如果该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并且在事故发生时承担了全部或主要的责任;
其次,如果在事故中造成了一名人员的死亡,或者是三人及以上的重伤,且同样是由该驾驶员承担了全部或主要的责任;
最后,如果在事故中导致了三人及以上的人员死亡,但该驾驶员仅承担了事故的同等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73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涉嫌交通肇事罪怎么判刑
[律师回复] 解析:
涉及到交通肇事行为的案件,依照相关律法的规定,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存在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情况,则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而对于因逃逸导致他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则会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在此基础上,如果出现了以下任何一种情况,都可以视为“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
(一)在事故中造成两人以上死亡或者五人以上重伤,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在事故中造成六人以上死亡,且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在事故中对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造成直接损失,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但无力赔偿金额高达六十万元以上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具体怎么就算肇事逃逸?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没有采取协商、报警等方式处理交通事故之前,就已经离开了事故现场,就属于肇事逃逸。根据规定,若是驾驶员实施了此种行为,那么首先驾驶证会被吊销,再者可能会被罚款、会被行政拘留。
10w+浏览
交通事故
网逃一年自首刑事拘留几天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网上在逃人员在被刑拘后究竟需要度过多长时间才能获得自由,这涉及到诸多因素,包括案件本身的性质、情节复杂程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等方面。
根据现行相关法律条文的明确规定,若某位涉案人士必须面对被逮捕的命运,那么他所面临的刑拘时间一般应设定为3天,但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可以依法延期至1至4个工作日。
此外,倘若该罪犯属于跨地区作案、频繁作案或与他人共同作案的重大嫌疑犯,那么其刑拘期限则不得超过37个工作日。在此期间,公安部门将全力以赴地展开对犯罪嫌疑人的调查取证等各项工作,如果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证据不足或者犯罪嫌疑人并未实施任何违法行为,他们将被无罪释放;反之,如果证据确凿无误,犯罪嫌疑人将被移交至检察机关接受进一步的审查起诉。因此,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网络在逃人员的刑拘时间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同时,被拘留者有权通过聘请律师提供法律援助来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因为刑事拘留仅仅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项强制性措施,并不意味着最终必然会被判处有罪。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具体怎样算肇事逃逸罪?
并不存在肇事逃逸罪这个罪名,肇事逃逸行为人可能会涉嫌犯交通肇事罪。具体来说,若是逃逸的驾驶员,同时满足了交通肇事罪的主观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客体要件,那么交通肇事罪就成立了。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具体怎样才是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即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如果行为人没有意识到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离开现场,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一旦被认定为是肇事逃逸,驾驶员的驾驶证是一定会被吊销的。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罪一般几年判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若有人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因此而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使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
然而,如果在交通运输肇事之后,行为人选择逃避责任或者存在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那么其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行为人因为逃逸而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况发生,那么他将会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重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袭警罪是具体罪名吗怎么判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袭警罪的确立标准:此项犯罪的主要攻击对象是影响人民警察正常工作的执法管理活动。在被打击的犯罪分子中,是那些正依照法律规定执行职务或履行职责的人民警察。从客观层面上看,犯罪者通常采用暴力和恐吓的方式来阻止人民警察合法地行使其职权或职责,从而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达到了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的自然人才能成为该罪名的犯罪主体。如果犯罪者用恶意骚扰、毒打等方式袭击正在依法执行公务的人民警察,则应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严厉惩罚;若犯罪者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害到他人的生命安全,那么他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制裁。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妨害公务罪、袭警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90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具体什么情况为肇事逃逸?
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逃离事故现场的就属于肇事逃逸。对于在事故发生的当时没有离开事故现场,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也属于肇事逃逸。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侵占罪主体认定证据有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审理过程中,用于证实侵占罪成立的关键证据主要囊括以下几类:
1、实物证据,即能直接反映案件事实的物品或痕迹;
2、书面证据,如合同、协议、信件等;
3、证人证言,即了解案件情况并愿意作证的人员所提供的证词;
4、受害者陈述,即受到侵害的当事人对事件的描述与阐述;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及辩护,即他们对于自身行为的陈述以及律师的辩护意见;
6、鉴定意见,即由专业机构出具的关于某项事实的权威性判断;
7、检查、识别、调查实验等记录,即对现场进行勘查、检验、测试等活动所形成的文字或图像记录;
8、视听数据,电子数据,即通过录音录像、计算机存储等方式获取的信息。所有这些证据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与核实,方能作为最终判决的依据。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委托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据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归还的行为,便构成了侵占罪。因此,在侵占罪的审判过程中,收集证据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证明侵占罪是否成立的关键所在。证据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既有人证、物证,也包括视听资料等多种形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52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抢劫罪加重处罚的情形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所明确规定,以下情况属于抢劫罪应予从重惩处的范畴:
首先,当行为人实施了入户抢劫的行为时;
其次,若行为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进行抢劫活动;
再次,如果行为人曾多次实施抢劫或者其抢劫所得金额巨大;
此外,行为人假扮成军警人员进行抢劫的行为也将被视为从重处罚的情节之一;
最后,当行为人持有枪支进行抢劫时,同样会被认定为从重处罚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刑法作为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以及刑罚的基本法律,对于此类违法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