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避险过当和防卫过当的区别

帮助5人 4.4w浏览 #其他 匿名 2021-03-29 北京丰台区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证据分析法务
    证据分析法务
    84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防卫过当或者避险过当如何去认定
    防卫过当是超过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行为,认定防卫行为是否过当,必须认真地分析判断其防卫行为是否具有防卫过当的特征。
    1、从不法侵害的强度方面来认定防卫过当。不法侵害的强度是一个综合系统指标,既要分析不法侵害的手段、缓急、参加人数等,又要分析防卫的地点、手段、后果及主体的体力和心理态度。如果防卫强度明显大于不法侵害强度,这种强度又不是制止不法侵害行为所必须的,即是悬殊的或是完全多余的,这就应认定为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
    2、从正当防卫的时间性上来认定防卫过当。正当防卫的时间性就是要求正当防卫人认清不法侵害的紧迫性,如果防卫人不立即采取防卫行为,就会造成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遭到侵害。
    3、从正当防卫保护的法益性质来认定防卫过当。这是认定防卫过当最关键的因素和最重要的认定规则。正当防卫所保护的法益性质,决定着不法侵害行为的性质,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正当防卫的强度和时间上的缓急。
    定义
    防卫过当: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避险过当: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教唆他人犯罪,但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全文
    12 2021-03-29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74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避险过当和防卫过当的区别
一键咨询
  • 门头沟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7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7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兴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0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延庆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5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5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0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4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朝阳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延庆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城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密云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怀柔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朝阳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0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丰台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8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6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0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密云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怀柔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城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平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丰台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门头沟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平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房山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1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8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丰台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7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6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8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5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顺义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州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0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兴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0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城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平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州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景山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门头沟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3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3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2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6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1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平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景山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房山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顺义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2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6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淀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兴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7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淀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6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5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5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丰台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6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顺义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3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4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景山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丰台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城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3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景山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2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城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顺义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7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城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3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顺义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0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6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7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6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5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淀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3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5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8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平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3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0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兴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4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0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城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2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兴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兴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盐城156****431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1****214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35****194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区别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在多个条件上相似,但在限制程度上有明显差异。正当防卫要求行动不超过必要限度,需在合理范围内进行,超出则为防卫过当。判断此限度需考虑不法侵害的激烈程度、紧迫性和所涉权益。两者法律后果截然不同,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而防卫过当须负刑事责任。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怎么区分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
正当防卫的成立要件有5个,违反这5个可成立防卫过当。1、起因条件:面临的侵害具有不法性、客观性、现实性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的紧迫性和防卫的适时性。3、意思条件:防卫者具有正对不正的防卫意识。4、对象条件:防卫手段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5、限度条件:防卫手段具有必要性和相当性。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怎样区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合法的自卫反击行为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所谓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行为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尺度,因而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况。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怎么区分
正当防卫的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行为。正当防卫中所指的不法侵害主要是指那些社会危害性大,侵害程度激烈,具有积极进攻性的侵害行为。其次,正当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怎么区分
对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可以通过防卫尺度进行区分,一般超过必要限度的可以被认定成防卫过,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防卫过当会被判刑,以下内容将详细介绍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怎么区分。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因为我家有4亩地当时因为帮迁那4亩地争执地所以没有拿到钱后来不知道怎么了被争执的一方把哪个钱拿出去了这要怎么办
[律师回复] 当遇到自家征地款因土地争执被对方拿走的情况,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收集证据

- 权属证据:收集能证明土地归自家所有的证据,如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土地租赁合同、宅基地证等。

- 征地相关文件:收集征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征地补偿协议等文件,明确补偿标准、金额及相关规定。

- 款项被拿证据:若有转账记录、取款凭证、相关证人证言等,能证明争执方拿走了征地款,要妥善保存。

沟通协商

- 直接沟通:主动与争执方联系,表明自己对征地款的合法权益,要求对方说明拿走款项的原因,协商归还事宜,并做好谈话记录。

- 第三方调解:找村委会、乡镇政府、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机构或组织,请求他们介入调解,促成双方协商解决。

法律途径

- 行政途径:向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农业农村部门等反映情况,请求其调查处理。若对政府部门处理结果不满意,可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 司法途径:咨询专业律师,根据具体情况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侵权或不当得利等为由,要求争执方返还征地补偿款,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若涉及政府部门违法违规导致款项被拿,可考虑提起行政诉讼。
快速解决“征地拆迁”问题
当前322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