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夫妻共同财产与私人财务债务混同怎么办

帮助5人 3.5w浏览 匿名 2021-03-30 浙江衢州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通常情况下,在夫妻公司财产混同时,债权人向夫妻公司追债的,有以下几种策略:
    1、只向公司追债。
    这适用于夫妻公司具有偿还能力,能够清偿债务的情况。因为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只要公司有钱有能力的,直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就可以了。要是公司一拖再拖,甚至没有清偿意愿的,债权人直接委托公司法律师到公司追偿。
            
    2、同时向公司及夫妻追偿。
    当公司没有资产、没有偿还能力时,债权人可以选择要求股东夫妻承担连带清偿债务的责任。因为公司出资人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其出资主体是单一的,即使形式上不是一人独自公司,实质上为一人公司。可按照《公司法》关于一人公司债务的相关规定处理,一人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于股东自己的财产,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样一来,债权人就能最大程度追回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对债权人而言,无证明夫妻公司财产混同的责任,只需要委托公司法律师到立案就可以了。当然了,为了确保胜诉,在前积极收集对方财产混同的证据,自然是最好的。
    全文
    6 2021-03-30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39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夫妻共同财产与私人财务债务混同怎么办
一键咨询
  • 173****42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7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杭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2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2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2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4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0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1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8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3****52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7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2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6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2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8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5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2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6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3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0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杭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5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8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4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2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5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6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7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6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5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1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1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杭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4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7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3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0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1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2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0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1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7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6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1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1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3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5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杭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5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0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4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2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8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徐州152****575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88****570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1****462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个人财产怎么不会被混同为共同财产
将婚前财产和婚后收入隔离。1、婚前银行存款和婚后使用的银行账户分开。2、通过保险投资来保护个人婚前财产。婚前可以把所有钱放在一个银行卡,并在银行把存款余额打印盖章,以证明她婚前有这么多存款。婚后,开通一个新的银行账户,用来存储婚后收入以及消费。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如何防止婚前个人财产跟共同财产混同
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生活中注意两点:一、不要将婚前财产与婚后财产混同,注意保留婚前财产的证据。二、如果不想,不要让对方管理你的个人财产。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财产混同如何认定职务侵占?
财产混同如果导致公司的经营状况恶化,有可能会被认定为是职务侵占。对于个人与公司财产混同的情形,如果公司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那么个人就通常需要承担债务偿还责任。若是对财产混同如何认定职务侵占依旧并不清楚,可以选择继续查阅此文。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公司与股东财务混同不能区分
公司和股东财产混同不能够区分的时候,可以通过查账的方式来进行区分。混同指的是公司的财产和他人的财产混合的情形,比如说挪用单位资金,侵占单位财产等单位财产混同,混同犯罪的主体是属于自然人,因此不会构成单位犯罪。
10w+浏览
公司经营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57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债务混同是指什么
债务混同,指不能并立的两种法律关系同归于一人而使其权利义务归于消灭的现象。包括:1、所有权与他物权同归于一人。2、债权与债务同归于一人。3、主债务与保证债务同归于一人。狭义的混同,也即民法典上的混同,仅指债权与债务同归于一人的情况。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