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如何理解人民调解员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坚持原则

帮助5人 4.1w浏览 匿名 2021-03-31 浙江嘉兴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人民调解法
    第二十一条
    第一款规定,人民调解员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坚持原则,明法析理,主持公道。
    1.人民调解员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坚持原则。人民调解员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尊重当事人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2.人民调解员调解民间纠纷,应当明法析理。明法析理就是通过诠释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规定,向当事人讲明道理而促成和解的方法。调解工作中,人民调解员把法律的规定诠释透彻,把案情同法律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照分析,当事人很容易接受。对于法律没有规定的问题,如果人民调解员也能够结合国家政策、公序良俗讲解,当事人也会接受或认可人民调解员的建议,妥善了结纠纷。总的看,调解民间纠纷应当根据事实,从案情的实际出发,以客观事实作为分清当事人是非曲直和判断的依据;同时,应当按照法理和法律规定进行思维,调解的程序、方法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权益。
    3.人民调解员调解民间纠纷,应当主持公道。主持公道,就要处于居中地位,不偏不倚,做到客观、公正、公平。人民调解员根据纠纷的不同情况,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调解民间纠纷,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耐心疏导,在当事人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提出纠纷解决方案,帮助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不论是弱势的一方还是强势的一方,人民调解员都要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靠正气感人,靠正派服人,靠诚信打动人。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偏袒一方当事人的,由其所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推选或者聘任单位予以罢免或者解聘。
    全文
    7 2021-03-31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299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如何理解人民调解员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坚持原则
一键咨询
  • 152****53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8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1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6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4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7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6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0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7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嘉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1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1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杭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杭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5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5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6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2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4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4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5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3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2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1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1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1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杭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6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4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7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7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2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6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3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5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2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6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7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8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1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8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1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杭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1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3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1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2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6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0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0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3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2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5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0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7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连云港156****734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77****602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77****332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民事诉讼调解的方法有哪些?
夫妻双方因为离婚闹出矛盾的,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法院在审理之前,会进行调解,经过调解,双方可能达成一份离婚协议书。那么,民事诉讼调解的方法有哪些?在民事诉讼中,调解是重要的一环,法官在调解过程中,可以使用换位思考、直接陈述等方法,下面我们通过本文详细了解下。
10w+浏览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离婚民政局法院民事调解书可以查到吗?
离婚民政局一般是查不到法院民事调解快的,都要到法院才能查询;离婚证不能随便查询,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去查他人的离婚证信息的,能查离婚证信息的只能是婚姻当事人或是利害关系人。一般有法院的民事调解书,就算离婚。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民法总则第83条规定的解读是什么?
第二百八十八条 【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10w+浏览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民法总则意思表示错误的理解有哪些?
意思表示错误是指意思与表示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属于无意识的不一致。要判断是否构成错误,应当遵循“解释先于撤销”原则,首先通过意思表示解释查明表意人实际表示的内容及其在什么意义上发生效力且可归责于他,然后确定意思表示受领人是如何理解表意人之表示及其是否在此过程中尽到了合理谨慎义务,以此判断其是否具有值得保护的信赖。
10w+浏览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767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于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实施后,人民法院受理、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有一定变化,及时学习和掌握新法的相关规定,有利于广大劳动者依法维权,也有利于法官准确适用法律、处理好相关案件。
10w+浏览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