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购车合同签下后商家有欺骗行为,如何投诉?

帮助5人 4.9w浏览 匿名 2021-03-31 陕西延安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在与商家发生纠纷后,消费者应注意收集与商家沟通协商过程中出现的书面材料等各类证据,以便协商不成时向工商部门投诉,必要时还可以采取提讼的法律手段以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消费者应当辩识何谓商家“欺诈行为”。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台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三)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四)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五)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六)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七)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八)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九)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价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
    (十)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十一)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
    (十二)以虚假“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十三)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其次,消费者有必要知晓我国法律对商家欺诈消费者、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规定。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全文
    8 2021-03-31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51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购车合同签下后商家有欺骗行为,如何投诉?
一键咨询
  • 西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宝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0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5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4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0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0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咸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汉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4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汉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8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6****54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4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咸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2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2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4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渭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4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汉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7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4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咸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延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汉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1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6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4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榆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6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3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4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2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0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8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汉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2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咸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宝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6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5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6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2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渭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榆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6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宝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延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3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1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5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8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榆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咸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宝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2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渭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汉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咸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1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延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5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4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0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4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渭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2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榆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2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2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延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汉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0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2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汉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咸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宝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3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4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2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8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4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榆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宝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榆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宝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徐州152****144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52****894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56****980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怎样预防汽车购销合同欺骗行为的发生?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也2、劳动者提前30天通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正式员工,签了合同,交了辞职书,除了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外,辞职应依法提前通知用人单位的。
10w+浏览
合同事务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购房合同欺诈行为有哪些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勾。重操旧业者多屡骗不爽。运用见证手法骗取信任。冒用他人名义实施诈骗。伪造担保票据非法获取。利用虚假广告实施诈骗。用空车配货专找漏洞。假扮“大客户”设下陷阱。
10w+浏览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购房合同中有哪些欺诈行为
1、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2、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3、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5.2w浏览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购房合同欺诈行为如何界定
构成欺诈需要同时具备四个要件:1、有欺诈的故意。2、客观上有隐瞒真相、制造假象的欺诈行为。3、这种欺诈行为使当事人陷入错误认识。4、对方因错误认识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在购买合同中,虚假广告宣传、面积缩水、不具销售资格而进行商品房销售、虚标价格、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等行为都可以认定为合同欺诈。
10w+浏览
合同事务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88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购房合同欺诈行为如何界定?
购房合同欺诈行为的界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是否存在主观上的欺诈行为、是否有隐瞒真相行为、是否通过欺诈手段使当事人失误、是否作出不真实的行为等,如果存在上述几个方面的情况,可以界定为购房合同欺诈。
10w+浏览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