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会被拘留吗

帮助5人 5w浏览 匿名 2021-03-31 福建福州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依据法律规定,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肇事者承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就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可以对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全文
    11 2021-03-31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热门问答·交通事故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590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会被拘留吗
一键咨询
  • 泉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8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3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0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6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6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0****27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0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1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3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0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1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4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7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7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2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2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1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7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3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8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4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0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6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3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0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3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7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5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0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8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7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3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0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8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7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4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0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8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0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1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5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4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5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8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6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4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3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2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0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7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苏州156****160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35****365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56****879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拘留吗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可以拘留,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并且当事人对事故负全部或主要责任的涉嫌刑事犯罪,刑事案件中存在紧急情况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先刑事拘留嫌疑人,比如在事故发生后当场就被交管部门发现的或者驾驶员企图逃跑的。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涉嫌诈骗被公安局带走会拘留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涉及到诈骗罪的案件中,行为人可能会遭受拘留的法律制裁。
首先,因为诈骗罪属于刑事犯罪范畴,所以在该情况下,刑事拘留的最长时间可以达到37日。
如果在这段时间里,公安机关能够成功地洗清犯罪嫌疑人的嫌疑,那么他将很快获得自由。
然而,如果办案机关依然坚决认为犯罪嫌疑人具有严重的犯罪嫌疑,并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和收集证据,那么他们可能会决定实施逮捕,或者将犯罪嫌疑人无罪释放,亦或是将强制措施改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
其次,如果犯罪嫌疑人最终被判定犯有诈骗罪,那么他将不会再受到任何形式的刑事强制措施,而是按照法院的判决接受相应的刑罚。
在我国,对于诈骗罪的量刑标准主要分为三档。
具体来说,第一档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档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并处罚金;
最后一档则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同时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93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是否拘留?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一般情况下是需要拘留的。公安机关或者市人民检察院,在刑事案件的侦查过程当中,对于现行犯或者是对于重大的犯罪嫌疑人是可以暂时地采取刑事拘留的措施的。这是一种强制性的措施。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通死亡事故以路权怎么处理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依据各当事人在引发道路交通事故中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以及其所负过失的轻重程度,进行责任认定。
若由于某一方当事人的过错直接导致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则该当事人需承担全责;
反之,如果是由两方或多方当事人的过错共同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则应根据他们各自的行为对事故发生的影响及过失的严重性,来分别判定他们应承担的主要责任、次要责任或同等责任。
若各方当事人均未有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且此事故被确认为交通意外事故,那么各方当事人都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
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道路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96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公务员死后的丧葬费是多少
[律师回复] 解析:
最新出台的关于国家公务人员丧葬补偿费用方面的政策,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首先,将向逝世国家公务人员的直接亲属一次性支付丧葬补助金以及一次性的救济款项,这两项津贴均以该地区前一年3至10个月份的平均工资为基准予以确定;
其次,针对其扶养的直系亲属,将按照当地的生活救助标准和物价补贴总和,逐月发放相应的生活救助金;
这其中,配偶的每月救助金额为40%,其他亲属则为每月30%,而对于孤寡老人或孤儿,他们的每月救助金额在此基础上还会额外增加10%。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被认定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总额不得超过因公殉职的国家公务人员生前的工资水平。
至于供养亲属的具体范畴,则由国务院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进行明确规定;
最后,如果只需要供养一名直系亲属,那么其每月的生活救助金将按照当地城镇企业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标准的200%来计算并发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敲诈勒索罪非法拘禁罪判多久
[律师回复] 解析:
犯有非法拘禁之恶行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
对于非法拘禁罪的量刑标准,主要涵盖了如下四个维度:
1.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及管制等刑度,亦或是剥夺政治权利;
2.若行为严重伤及他人身体健康,则须判处三年以上直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若导致他人不幸身亡,则应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4.倘若行为人在拘禁过程中采用暴力手段致使他人伤残甚至死亡,则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所设定的标准予以定罪裁决。
在此基础上,若行为方式包含殴打、侮辱等恶劣情节,或者涉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均可酌情提升基准刑的10%-20%不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
【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交通肇事者致人死亡拘留多久?
交通肇事者致人死亡可能会被拘留37天,此天数也是刑事拘留的最长时间。若是拘留的时间已经满37天,但是公安机关依旧没有获得逮捕证,那么公安机关就需要发放释放证明、将被拘留者释放。
10w+浏览
交通事故
刑事拘留属于犯罪吗
[律师回复] 解析:
首先需要明确指出,虽然刑事拘留意味着涉嫌犯罪,然而并不意味着其必然构成刑事犯罪,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违法行为。
根据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每个公民在未经人民法院作出公正判决之前,都不能被认定为有罪之人。
因此,即使遭遇了刑事拘留,人们也无法得知是否会面临被判刑的命运。
实际上,刑事拘留仅仅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性措施,而是否涉及到触犯刑法的问题,首先应由负责侦查的公安机关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
若经他们判断,该事件并未达到犯罪程度,便可撤销案件;
反之,若认为构成犯罪,则需将相关材料移交给对应的检察院。
在此基础上,检察院有权决定是否提出公诉,然后再由他们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
若判定不构成犯罪,则退回侦查机关,同时解除对犯罪嫌疑人的强制措施。
若认为构成犯罪,则向对口的法院提起公诉,最终由法院裁决是否构成犯罪。
通常情况下,侦查期限为两个月。
其次,如果在遭受刑事拘留后,由于犯罪情节极其轻微,最终被免予起诉,那么当事人将会留下犯罪记录。
然而,如果在刑事拘留后被宣布无罪释放,这并不代表当事人曾经犯罪,因此不应存在犯罪记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49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拘留多久?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拘留一般在10-15天左右,而后就转入看守所进行审查起诉处理的,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了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需要受到刑事处罚的,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可以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死刑执行时申诉可以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死刑立即执行的情况下,依然存在上诉的可能和必要性。
具体理由如下:
首先,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判决结果,无论是当事人还是代理人均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进行书面或口头的上诉请求;
其次,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其所享有的上诉权利并未因该判罚而被剥夺。
另外,对于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还需按照程序由法院逐级上报至最高人民法院进行复核确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第二百四十六条
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四十七条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75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刑事拘留多久
刑拘的时间是14~37天,交通肇事属于违法行为,致人死亡的会构成交通肇事罪,需要对司机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还要吊销司机的驾驶证,终身不能重新考证,在侦查阶段司机有自首行为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死刑前会见家属流程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执行死刑的相关流程如下所述:
首先,在执行死刑之前,如果罪犯本人希望与其家属进行会面,或者其近亲属提出了相应的会见罪犯请求,那么,行使司法权的人民法院便可以批准这项要求。
其次,当启动死刑的司法程序之时,人民法院需在交付执行之前的三天之内,向同级人民检察院通报此项行动,同时还要指派工作人员前往现场,进行法律监督。
再者,在执行死刑之前,负责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需要对罪犯进行身份验证,这意味着他们需要认真核实被执行人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以及其主要犯罪事实等方面的情况,以确保被执行的对象正是根据判决和裁定所确定的死刑罪犯,从而避免误判或错杀。
此外,他们还需要询问罪犯是否有任何遗言或信件,并对此进行记录,随后将这些材料交予执行人员,以便执行死刑。
接下来,执行死刑时应公开进行,严禁任何形式的游街示众或其他有损于被执行人尊严的行为发生。
最后,在执行死刑结束之后,必须由法医确认罪犯已经真正死亡,在此过程中,在场的书记员需要制作详细的笔录。
而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则应该将执行死刑的整个过程(包括执行死刑前后的照片)及时地逐级上报至最高人民法院。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
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
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