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如何认定非法占有合同诈骗

帮助5人 3.3w浏览 #合同事务 匿名 2021-04-02 安徽阜阳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阜阳维权顾问
    阜阳维权顾问
    34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合同诈骗罪法占有如何认定
    一、合同签订前行为人有无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
    在判断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时,首先要考察行为人是否采取了刑法所规定的欺骗手段。凡是使用刑法所规定的欺骗手段的,原则上应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结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规定和《纪要》对“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方法,行为人在合同签订前,隐瞒没有归还能力的真相,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原则上都应认定为非法占有目的。因为此类行为是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与行为人签订合同的原因,正是行为人实施合同诈骗的前提条件。
    二、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有无履约能力
    履约能力包括履行合同的现实性和履行合同的可能性。考虑市场风险的不可测因素和市场经济行为的风险投资因素,经济合同的履行是具有一定风险的。但是行为人如果连履行合同的可能性都不具备,可以推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在实践中,行为人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可以推定其没有足以抵付债务的固定资产及其他可靠的担保,在这种状况下仍作虚假担保,可以认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三、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无诈骗行为
    非法占有目的是合同诈骗行为属于充分不必要关系,也就是说,如果行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必然会实施诈骗行为,但是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并不意味着行为人必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因此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具有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的情形之
    一,原则上应推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但是如果行为人有可以推翻“非法占有目的”之推定的充分证据,应不予认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四、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后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
    签订合同后的实际履约能力同样包括履行合同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但是由于时间节点是在签订合同后,行为人此时应承担履约义务,因此有无履约能力的判断取决于行为人实际履约行为。一般而言,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后,总会积极地创造条件去履行全部合同义务,即使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合同目的,行为人也会承担违约责任。在刑事案件中,行为人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携款潜逃的,将取得财物隐匿的…… 这些行为表明行为人虚假地、象征性地履行部分合同,或者根本不去履行合同,不具备履行合同的现实性,甚至丧失了履行合同的可能性,足以推定行为人没有履约的诚意,由此可以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五、行为人对取得财物的处置情况
    行为人履行合同的原因难以说明,或者“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的真实性难以辨别时,根据行为人对其所占有的他人财物的处置情况,也可以推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因为行为人对取得财物的处置情况,很大程度反映了其当时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的主观心理态度,对标的物的处置也必然有所不同。当行为人具有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或者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应推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全文
    12 2021-04-02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11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如何认定非法占有合同诈骗
一键咨询
  • 蚌埠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2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2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4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0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7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4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8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7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滁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2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8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2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0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5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2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5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6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4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5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2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0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4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4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0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1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3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3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1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8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3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3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8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7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2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4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6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5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6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1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0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0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7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5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4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4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6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3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6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1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0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1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连云港180****149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35****975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56****283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如何对诈骗罪非法占有认定?
刑法上的“违法占有”仅指“恶意占有”。刑法上的“违法占有”,与民法上的“违法占有”就具有分别的含义。根据民事法律的相关理论,“违法占有”是指不能律根据,也无获到所有人的认可而占有他人的财产,其可分为善意占有和恶意占有。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诈骗罪非法占有应当如何认定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诈骗罪非法占有应当如何认定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如何认定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如何认定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相关的法律规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如何认定诈骗罪的非法占有故意?
诈骗罪非法占有可以通过行为人的外在行为来认定,也可以通过个人、单位是否作出虚假的承诺、建立债权债务关系后对财物的处置等进行判断。对如何认定诈骗罪的非法占有故意依旧不清楚的,可以选择继续阅读这篇文章。
10w+浏览
刑事辩护
信用卡诈骗中的非法占有如何认定
经过多次催款如石沉大海,这证明了透支人没有偿还的主动意愿。立案后调查证明透支时期透支人经济来源灭失或入不敷出不可能有偿还的能力;或完全有能力偿还而不偿还,则可认定透支时就没有想到要主动偿还的问题。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