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2017年职务犯罪趋势主要有:
一是职务犯罪的主体在逐步扩展和延伸,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职务犯罪的主体几乎涵盖了国家机构的所有组织形态和各级公职人员,且在一些地区、一些系统和部门继续扩展和延伸。犯罪手法从利用权力聚敛财物向用钱财操纵、支配权力和获得权力的方面发展。
二是腐败犯罪的群体化趋势愈加明显。这些年,违法犯罪分子不得不考虑相应工作流程上其他人的利益,因而相互勾结、相互利用、共同作案的增多、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已由比较隐蔽的方式向半公开、公开方向发展,进而在一个地区、一个系统、一个部门形成群体化规模,这就是窝案串案多的主要原因。
三、腐败犯罪追求的目标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犯罪分子往往用贪污、受贿获取的巨额赃款,或者挪用巨额公款进行投资营利,不断扩大私人资本的积累量,犯罪涉案金额越来越大。重庆市丰都县国土局局长黄发祥贪污1500余万元移民征地补偿金,用于修建私人高档宾馆,目的就是为了扩大资本积累。
四、腐败犯罪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不仅表现为高技术犯罪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职务犯罪谋略和心理承受能力不断增强。犯罪分子事先谋划、周密安排、隐弊动机、降低风险已成为腐败犯罪的共性趋势。因此,利用高技术犯罪,以形式上合法行为掩盖实质上的腐败犯罪行为,事前已制定出事发后对策的犯罪层出不穷,使腐败犯罪更加隐弊,难以发现,查处难度也加大。
五、腐败犯罪呈波段式发展的恶性态势。腐败犯罪发案率的高低与国家大的战略结构调整、重大经济活动、市场活跃程度和对腐败犯罪集中打击力度的强弱密切相关,以几年为一个周期,跌宕起伏,呈波段式发展的恶性态势。据分析,本世纪10年,重庆市仍将处于贪污贿赂犯罪和其他腐败现象的多发、高发期。三峡移民、西部大开发、大建设、重大生态工程和环保工程相继上马,同样面临腐败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