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认定一般是什么

帮助5人 4.6w浏览 #刑事辩护 匿名 2022-06-20 黑龙江鹤岗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导航
    法律咨询导航
    32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认定标准如下: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关于特定款物专门使用的财经管理制度。本罪侵犯的对象,只能是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的特定款物,既包括用于上述用途的由国家预算安排的民政事业费,又包括临时调拨的救灾、抢险、防汛等款物以及由国家募捐的救灾、救济款物。
    所谓“挪用”,一般是指擅自将专用款物挪作他用,如用于搞经济开发项目、炒房地产、购置小轿车等违反专款专用的行为,这种他用不包括放进个人腰包的行为。挪用的对象必须是救灾、抢险、防汛、优扰、扶贫、移民、救济工作等七项款物,如果是挪用其他的款物,则不能构成本罪。
    须达到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才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通常认为,挪用特定款物而造成抗洪、抗旱、抗震、防汛等工作的重大困难和损失的;挪用特定款物数额较大,直接侵害群众生活利益或者妨害恢复生产自救的;直接导致灾情扩大的;挪用特定款物而造成群众逃荒、疾病、死亡的等,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对保管、分配和使用特定款物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国家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而故意挪用,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全文
    6 2022-06-20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54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认定一般是什么
一键咨询
  • 171****52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0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七台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8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绥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双鸭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佳木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双鸭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齐齐哈尔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0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1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6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3****66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2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6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尔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黑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双鸭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2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3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黑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5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3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双鸭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黑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1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0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6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1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2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双鸭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双鸭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5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8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5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黑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七台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1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佳木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齐齐哈尔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尔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0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8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0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8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6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1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3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七台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8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鸡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5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双鸭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5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1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尔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4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齐齐哈尔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7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绥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36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7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2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佳木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4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8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绥化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尔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双鸭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七台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7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6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8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尔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齐齐哈尔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6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齐齐哈尔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七台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0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6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3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绥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七台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牡丹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8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5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牡丹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7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南京156****560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77****830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52****876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如何认定挪用特定款物罪 挪用特定款物罪如何处罚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关于特定款物专门使用的财经管理制度。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挪用国家用于救灾、防汛、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主体是特殊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本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怎么认定挪用特定款物罪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怎么认定挪用特定款物罪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如何认定挪用特定款物罪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如何认定挪用特定款物罪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如何认定挪用特定款物罪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如何认定挪用特定款物罪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认定是怎样的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认定主要在四个方面,包括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关于特定款物专门使用的财经管理制度。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对保管、分配和使用特定款物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