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夫妻债务协议能否进行对抗善意第三人

帮助5人 3.7w浏览 匿名 2022-08-12 山东东营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除非第三人明知该约定,否则夫妻债务协议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根据相关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如果第三人对该约定不知情,那么这个约定就只是夫妻内部的约定,对外不能对抗有债权的第三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全文
    10 2022-08-12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37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夫妻债务协议能否进行对抗善意第三人
一键咨询
  • 133****26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5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2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2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3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4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3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0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3****01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2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2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0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4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0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0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6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8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1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6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56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6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8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2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5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0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4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7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8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0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0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7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1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5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4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5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1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0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7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7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8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32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4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7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0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2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6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8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5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6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1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沭阳177****606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77****619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56****308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夫妻协议能否对抗善意第三人?
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根据该法律规定可知,夫妻之间实行财产约定制,这个约定对夫妻有效,但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什么是对抗善意第三人?
对抗善意第三人就是不知道该法律关系和真实情况的人,依法取得物权的所有权的情况,具体情况下可以根据有关矛盾纠纷的具体后果和事实情况来进行认定,避免法律适用错误的情况发生。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是什么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是什么相关的法律规定。
10w+浏览
债权债务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什么时候可以对抗善意第三人?
善意第三人是指不知情的第三人,是指第三人在不知道物权所有权发生更改时,与该物权的所有人进行交易。当事人在变动物权时进行过公示,物权可以对抗善意第三人,地役权和机动车等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时,也可以善意对抗第三人。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07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是什么意思?
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意思是:当事人不能利用合同来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因为依法成立的合同是具备法律效力的,如果对第三方造成了权益侵犯的,是需要追究有关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的。
10w+浏览
债权债务
取保候审有进去的可能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完成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依旧有再次踏入监狱的可能性。即便是已成功获得了取保候审的资格,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仍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所设定的应尽义务和特定的禁制令。若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违背了所承诺的应尽义务,那么先前缴纳的保证金将会遭到部分或全部没收;更为严重者,警方有权变更其强制措施,改为监视居住以至逮捕等更为严厉的方式来加以处置。
法律依据: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一百零一条
犯罪嫌疑人有下列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行为,人民检察院应当对犯罪嫌疑人予以逮捕:
(一)故意实施新的犯罪;
(二)企图自杀、逃跑;
(三)实施毁灭、伪造证据,串供或者干扰证人作证,足以影响侦查、审查起诉工作正常进行;
(四)对被害人、证人、鉴定人、举报人、控告人及其他人员实施打击报复。
犯罪嫌疑人有下列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行为,人民检察院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予以逮捕:
(一)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两次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经传讯不到案,造成严重后果,或者经两次传讯不到案;
(三)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未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公安机关报告,造成严重后果;
(四)违反规定进入特定场所、与特定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从事特定活动,严重妨碍诉讼程序正常进行。
有前两款情形,需要对犯罪嫌疑人予以逮捕的,可以先行拘留;
已交纳保证金的,同时书面通知公安机关没收保证金。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10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