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好经常性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新的婚育观念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计划生育能否搞好的关键,必须坚持“三为主”的方针,把宣传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各地要把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做为龙头,围绕活动主题,制定周密计划,抓住本地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抓住实效。
(二)组织好集中性宣传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建国50周年、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日”、迎接新世纪活动等重大事件和计划生育宣传月、纪念日等有利时机,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计划生育宣传热潮,推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深入开展。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城乡基层主要街道和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设立固定的计划生育宣传广告和标语口号,内容应准确、文明、温馨,体现计划生育为民造福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精神实质;对不符合国家政策、口气生硬、有损计划生育形象的标语口号,要予以清除。
(四)制作一批计划生育宣传品。各地要制作一批符合城乡广大育龄群众需求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品,并采取有力措施进入家庭。争取在三年内,为城乡每个育龄群众家庭送一份“五期教育”的宣传折页;为每个村民小组、居民小组配备一套计划生育宣传袋和一套计划生育宣传品;为每个村、居委会配备一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普知识录音带、录像带或VCD光盘;为每个乡村、街道的人口学校建立一个计划生育图书角。
(五)创作一批计划生育文艺作品。优秀的文艺作品在影响、引导人们树立新的婚育观念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地要积极组织文艺工作者参与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动员他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创作一批时代感强、教育性强、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寓教于乐。要广泛开展群众性计划生育文艺宣传活动,培养出一批群众文艺骨干,自编自演,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六)发挥好新闻媒介的作用。要办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广播、电视栏目和报刊专栏。按照《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纲要(1995-2000年)》的要求,做好计划生育广播电视栏目的开办工作。在三年内,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都应有固定的计划生育宣传栏目。目前已经开办的栏目,应进一步提高质量,扩大社会影响。报刊专栏要开展好各种形式的宣传报道工作。各级计划生育专业报刊,更应发挥优势,做好工作。
(七)开展面对面教育。面对面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针对性强,容易收到好的效果。在搞好社会面上宣传教育的同时,要经常组织科技、卫生、文化、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深入城乡社区、深入群众家庭,根据育龄群众的不同需求,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教育和咨询工作,计划生育婚育新风进万家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在计划生育宣传服务场所设立咨询室、悄悄话室,为群众解疑释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