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现在这套楼是两兄妹名字,现在姐姐想撤走名字,但这套楼是供楼中,把姐姐名字撤走可以吗?

帮助5人 231浏览 匿名 2017-10-24 广东佛山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3条
  • 周钊凌律师
    周钊凌律师
    一般来说不可以的,要经贷款银行同意。
    全文
    5 2017-10-25
  • 孟翔律师
    孟翔律师
    评分 4.8 服务10万+人
    咨询我
    建议直接咨询房管局
    全文
    5 2017-10-25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是指配偶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配偶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及其他责任。
    一、结婚年龄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二、结婚登记
    2018年办理结婚证需要的证件
    1、本人常住户口簿、居民身份证(一代二代均可)。
    2、本人无配偶。
    3、当事人提交3张2寸近期半身免冠彩色合影照片(可当场拍照)。
    2018年办理结婚证的程序
    1、要求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持所需证件共同到一方常住户口的区、县级市民政局(或镇人民政府)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
    2、双方当事人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各填写一份《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
    3、双方当事人必须在婚姻登记员面前亲自在《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中“声明人”一栏签名或按指印。
    4、婚姻登记机关对双方提交的证件、声明进行审查,符合结婚登记条件的,准予登记。
    2018年办理结婚证的时限、收费标准
    1、登记时限:证件材料齐全,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2、收费标准:国内结婚登记每对9元加及其他相关费用。如果是再婚者须有以上手续外,还需带上协议离婚证书或法院判决书。
    2018年办理结婚证婚前体检项目
    婚姻法没有强制要求办理结婚证的男女做婚前体检,婚检完全本着自愿的原则。但为了优生优育优教,建议办理结婚证前应当做婚前休检。
    三、结婚户口
    第一步,准备双方(男、女)结婚证的原件及复印件 第二步,准备双方(男、女)身份证和户口本的原件及复印件 第三步,首先由迁出户口一方的女方所在的村(居)委出具计生证明 第四步,女方所在计生委审核村委的计生证明 第五步,由男方拿着所有资料(含计生证明)到男方所在的公安局填写户口迁入申请书 第六步,由男方所在公安局出具对女方的户口接收证明 第七步,女方拿着所有资料(含户口接收证明)到女方原地公安局办理户口迁出 第八步,男方拿着所有资料(含女方的户口准迁证)到男方所在的公安局办理户口迁入落户。
    四、结婚小孩户口
    小孩怎么上户口
    1. 宝宝出生后,先要在生育服务证上填写好父母及宝宝的相关信息:名字、单位、身份证号码、宝宝出生日期、性别等,到女方户口所在地街道计生办登记盖章。
    2. 带着父母双方的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结婚证、盖过章的生育服务证以及宝宝出生医院填发的出生医学证明,到宝宝父亲或母亲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申报出生登记。宝宝的户口可以随父也可以随母。
    3. 在派出所填写户口申请单,交纳一定的手续费,宝宝的大名就出现在户口本上了。
    未婚生子怎么上户口
    政策外生育、非婚生育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按照随父随母落户自愿的政策,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罚款数额请咨询当地的相关部门。
    新生儿/孩子怎么上户口
    新生孩子上户口要在小孩出生一个月内,到父母任何一方的当地派出所的户证部办理:
    1.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
    2.父母结婚证、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各1份,验原件);
    3.拟入户地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原件1份);
    4.政策内生育一孩的,提供母亲的计划生育服务证;政策内生育二孩的,提供二孩生育审批表(复印件1份,验原件);
    5.超过一个月申报,提交婴儿未随户口在外市县父或母一方入户的证明(原件1份)
    非婚生子怎么上户口
    政策外生育、非婚生育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按照随父随母落户自愿的政策,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申请随父落户的非婚生育无户口人员,需一并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 此外,在助产机构内出生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向该助产机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在助产机构外出生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需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向拟落户地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机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无户口人员或者其监护人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二胎怎么上户口
    1.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
    2.父母结婚证、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各1份,验原件);
    3.拟入户地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原件1份);
    4.政策内生育一孩的,提供母亲的计划生育服务证;政策内生育二孩的,提供二孩生育审批表(复印件1份,验原件);
    5.超过一个月申报,提交婴儿未随户口在外市县父或母一方入户的证明(原件1份)。
    收养的小孩怎么上户口
    如何办理收养上户
    1、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收养申请书;
    2、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证件和材料:
    (1)收养人的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2)由收养人所在单位或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本人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和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等情况的证明;
    (3)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的身体健康检查证明。 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的,并应当提交收养人经常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收养人生育情况证明;其中收养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的, 收养人还应当提交下列证明材料:
    (1)收养人经常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收养人无子女证明;
    (2)公安机关出具的捡拾弃婴、儿童报案的证明。收养继子女的,可以只提交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和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生父或者生母结婚证明。
    全文
    7 2019-01-18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86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现在这套楼是两兄妹名字,现在姐姐想撤走名字
一键咨询
  • 171****66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4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珠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清远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5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深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0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茂名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5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深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6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中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惠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清远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5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8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4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6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惠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4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6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8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3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茂名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中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5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6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源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深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1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8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韶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8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8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4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4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8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5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6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6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0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8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深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7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清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4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1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4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1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8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1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珠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源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揭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0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3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韶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中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珠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4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4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0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6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0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2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清远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4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34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1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31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1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揭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1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8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南京135****920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52****698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35****529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立遗嘱用兄弟姐妹签字吗
立遗嘱肯定是不用兄弟姐妹签字的,在订立好此遗嘱之后只需要由本人签订就可以了,如果有见证人存在的话见证人也需要进行签订;从而立遗嘱是根据自己的个人意愿,不用任何人同意。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遗产继承需要自己兄弟姐妹签字吗?
如果你是遗嘱继承,就是按照所有权人生前所立的遗嘱进行继承的,不需要兄弟姐妹签名放弃继承;如果你是法定继承,法定继承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包括配偶、父母、子女,主要属于第一继承人的,均可要求进行平均继承,如果你的兄弟姐妹也是属于第一顺位继承人,则需要你的兄弟姐妹签字放弃继承。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政审会查兄弟姐妹吗
政治审查主要强调考生本人思想进步、品德优良、作风正派,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法制观念。直系血亲除非犯重大罪,一般不会有影响。
10w+浏览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兄弟姐妹有继承权吗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兄弟姐妹有继承权吗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755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兄弟姐妹能继承哥姐的遗产吗
可以。但在法定继承下,前提是被继承人没有配偶和子女,父母也已经去世,那么其兄弟才有可能继承遗产。如果是遗嘱继承,被继承人可以自行决定其兄弟姐妹是否可以继承遗产、继承遗产的份额等。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