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言语刺激导致抑郁症病人轻生承担什么责任

3.9w浏览 匿名 2024-05-11 江西九江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解析:
    在一些情况下,如果导致自杀事件发生的那个人所引发的矛盾源于其个体心理问题导致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对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无需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
    然而,假如当事人在知晓另一方存在精神健康问题的前提下,仍然习惯性地运用具有强烈刺激效果的言辞去催化与加剧这种矛盾,结果令对方的情绪紊乱并最终导致了自杀后果,那么在此种情况下,他们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全文
    8 昨天06:13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29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言语刺激导致抑郁症病人轻生承担什么责任
一键咨询
  • 175****18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4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3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0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7****45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3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1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0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6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8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5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8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0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3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5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2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0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3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6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7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0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3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2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5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3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0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3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2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5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6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3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2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1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0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2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0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6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4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6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2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7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2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0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0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5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1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1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7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6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0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宿迁177****683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88****961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56****453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刺激抑郁症病人要赔钱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造成了不利后果,那就需要赔钱。例如明知他人精神抑郁,还故意以言语、行动进行刺激,诱发疾病,致人伤残、死亡的,不仅需要赔钱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言论不当被刑事拘留多少天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非法言论引发的刑事拘留时间,这需依据具体犯罪情节进行深入研究与细致分析,其拘留时长最高可达37日之久。
首先,就非法言论刑事拘留的标准期限而言,一般情况下为3至15个工作日;
然而,在特定情形下,该拘留期限则可延长至37个工作日。
其次,有权决定实施拘留措施的机构通常为公安部门。
此外,人民检察院在自行调查的案件中,对那些犯罪行为发生后意图自杀、逃离现场或在逃人员,以及存在销毁、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性的犯罪嫌疑人,同样拥有决定拘留的权力。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言语激怒打架谁的责任?
言语过激引发打架的责任认定是谁动手就是谁的责任,如果双方都有动手的行为那么双方都有责任。如果其中一方因为打架受伤那另一方还需要赔偿医药费,如果打成轻伤重伤还需要负刑事责任。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散播谣言能不能判刑事拘留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实践中,若相关人员肆意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或谣言,可能会触犯法律,从而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抑或行政处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若相关人员的行为达到犯罪标准,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严重者甚至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对于那些未达犯罪程度的行为人,我国法律亦作出了明确规定——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同时可并处罚款五百元。情节相对轻微者,则仅需接受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2、另外,若相关人员在没有任何证据支持的情况下,随意散布他人的谣言,这无疑是对他人的恶意诽谤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若情节严重,便有可能构成我们通常所说的诽谤罪。通常来说,要认定情节是否严重,需要考虑到捏造事实的次数、对他人人格和名誉造成的实际损害以及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等因素。当然,不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应该严守法治底线,尊重事实真相,切勿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什么语言是威胁语言
如果语言威胁他人人身安全,其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的规定,可以给予拘留并处罚款的处罚。语言恐吓属于违法行为,可能会受到治安处罚,但单凭这些语言,通常还不构成犯罪。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言语恐吓判多久
威胁恐吓他人是违法的,首先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情节严重的要触犯刑法判刑,但没有恐吓的特定条文。构成刑事犯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郁抑症可以取保候审吗
[律师回复] 解析:
若患抑郁症并具备以下几种情况者,司法机关便可考虑对其予以取保候审,然而,仅凭抑郁症这一病症,尚不足以构成生活无法自理的状况,因此并不在取保候审的法定范畴之内:
(一)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
(二)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通过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引发社会危害性后果的犯罪嫌疑人;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是正处于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犯罪嫌疑人,通过取保候审措施,同样不会引发社会危害性后果;
(四)在羁押期限届满后,案件仍未审结完毕,需继续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犯罪嫌疑人。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92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755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语言威胁犯法吗
犯法,构成犯罪,可以立刻报警,其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的规定,可以给予拘留并处罚款的处罚。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怎么界定是否谣言诽谤罪
[律师回复] 解析:
1.关于主体要素。本罪所侵害的法律权益与侮辱罪相同,皆为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值得注意的是,本项犯罪的施害对象是针对自然人。
2.关于客体要素。本罪的客观违法行为主要表现在行为人捏造并传播某类虚假的情况,足以损毁他人的人格、名誉,且情节较为严重。
具体来说,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必须存在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也就是说,诽谤他人的内容必须完全是虚构的。若散布的并非毫无根据的虚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便对他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损害,也不能构成本罪;
(2)必须存在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这里的“散布”指的是在社会公众面前广泛传播。散布的途径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口头传播;另一种则是通过文字形式,如使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片、报纸、杂志、书籍、书信等手段进行传播。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