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中国法律故意诽谤他人是否构成犯罪

3.4w浏览 匿名 2024-05-13 江西九江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解析:
    恶意诽谤他人且情节严重者,将视为犯罪行为。
    行为人通过捏造虚假事实对他人进行诽谤,且情节严重者,可能构成诽谤罪。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其会面临由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严厉处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罪名属于“告诉才处理”范畴,即受害人需亲自向法院提出控诉;
    若在提供证据过程中遇到困难,也可请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也就是说,要使恶意诽谤成为犯罪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标准,否则将不会构成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全文
    5 昨天03:32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80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中国法律故意诽谤他人是否构成犯罪
一键咨询
  • 131****07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6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2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8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0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2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6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萍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4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4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7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1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7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8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6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5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6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6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4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5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6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0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0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8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0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2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5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2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6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8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1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6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3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7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5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0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2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0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3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2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2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4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3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5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3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6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8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5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4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2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5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宿迁134****346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8****685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34****174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网络诽谤他人几次构成诽谤罪?
网络诽谤他人几次构成诽谤罪,需要结合刑事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如果是网络诽谤他人的信息,实际被点击的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是被转发的次数达到五次以上的,就应当认定为诽谤罪,具体的诽谤罪的处罚标准可以参考下文。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诽谤他人构成诽谤罪怎么算严重?
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3、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故意诽谤他人罪判几年?
一般只要犯了诽谤罪的就会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诽谤就是以暴力或其他的方法公然的诽谤他人,只要造成情节严重的,那么就可以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这都有规定的。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一般诽谤他人构成什么罪?
诽谤他人构成诽谤罪;造成情节严重的就会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但诽谤罪是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如果受害方自己不向法院起诉的,即使执法人员知道对方有诽谤行为,也是不会立案的。如果对诽谤他人构成什么罪不清楚的,可以了解一下本文的内容。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38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我国法律对恶意诽谤者是否处以诽谤罪?
如果诽谤者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更具我国法律是可以处以诽谤罪的处罚的。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0w+浏览
损害赔偿
交通肇事罪基本犯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律师回复] 解析:
交通肇事罪所需满足的必要条件主要分布在四个重要部分,具体如下所述:
第一,作为犯罪行为的实施者,犯罪嫌疑人必须是以机动车为主的驾驶员身份,同时,其自身还需具备承担刑事法律责任的能力;
其次,从犯罪心理角度来看,此类犯罪的形成往往源自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这意味着行为人对于自身的行为应该预先有可能产生的交通事故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然而因为行为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疏忽大意导致其未能觉察到这一问题,抑或是虽然有所感知却轻信自己能够避免事故的发生;
再者,从客观事实的解读角度来说,行为人的行为必须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的相关规定,例如超速行驶、醉酒驾驶、闯红灯等等,并且这些违规行为最终引发了严重的交通事故;
最后,从犯罪结果的角度来看,交通事故必须对他人的生命安全或重大财产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325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