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赃物善意取得在法律上如何认定

3.2w浏览 匿名 2024-05-19 广西北海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解析:
    在理论上,遗失物品和盗窃所得的赃物通常是不适用于善意取得制度的。
    然而,某些情况下,遗失物品以及特定类型的赃物仍可通过善意取得获得合法权益。
    依照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所有权人或其他享有权益的个人有权取回遗失物品。
    若此遗失物品已经通过转让方式被他人占有,则权益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提出损害赔偿要求,或者从知晓或应当知晓受让人之日起计算,两年内向受让人主张返还原物。
    然而,如果受让人是通过公开拍卖或者向具备经营资质的商家购买到该遗失物品的,那么权益人在请求返还原物时,必须支付给受让人所支付的相应费用。
    当权益人向受让人支付了所付费用之后,便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进行追偿。
    值得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的若干规定》已全面放宽了对赃物适用善意取得的范畴,这意味着从此以后,所有涉及刑事案件的赃物均可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的若干规定》第十条
    对赃款赃物及其收益,人民法院应当一并追缴。
    被执行人将赃款赃物投资或者置业,对因此形成的财产及其收益,人民法院应予追缴。
    被执行人将赃款赃物与其他合法财产共同投资或者置业,对因此形成的财产中与赃款赃物对应的份额及其收益,人民法院应予追缴。
    对于被害人的损失,应当按照刑事裁判认定的实际损失予以发还或者赔偿。
    全文
    8 05-19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592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赃物善意取得在法律上如何认定
一键咨询
  • 梧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8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0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2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3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8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贺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5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1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1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2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1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2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1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0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1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8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0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6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5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7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3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7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8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3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4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3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6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4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2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8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5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1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7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4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7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0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3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7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2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1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4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8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3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4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1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7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4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1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6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2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8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南京188****189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56****787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56****481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
不适用,我国《刑法》规定为“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就是赃款赃物。赃款赃物就是指违法犯罪分子违法犯罪所得的一切财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遗失物和赃物适用善意取得吗?
原则上遗失物和赃物是不适用善意取得的,但是符合一定条件的遗失物和赃物是可以善意取得的。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遗失物盗赃物善意取得可以吗?
我国法律严格禁止销售和购买赃物,即使买受人购买赃物时出于善意,也不能取得对该物的所有权。根据《民法典》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遗失物、漂流物或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归国家所有或归还失主,也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所有人都有权请求最后占有人返还。
10w+浏览
债权债务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物权遗失物盗赃算不算善意取得
不算。总觉得物权遗失物盗赃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但是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侵占别人的东西。所以说当我们见到遗失物赃物的时候,还是主动交到公安局去比较好。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80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遗失物和盗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
我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规定了遗失物不得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但又规定了取得两年之后适用。盗赃物适用善意取得。《民法典》并没有规定盗赃物不得适用善意取得的规定,按照私法“法无明文规定禁止为即可为之”的原理,可以认为盗赃物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