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受贿相关条款的规定,对于受贿行为的惩罚力度主要视其涉案金额以及其他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若受贿金额在特定标准之上,比如达到一万元,那么就可能涉嫌受贿罪名成立。但是,在做出决策时,法官们还需要考虑许多其他因素,诸如有无进行过勒索性贿赂,是否在司法程序启动之前对其行为进行诚实的陈述,是否真心实意地表示忏悔,以及是否积极主动退还赃款等等。如果受贿者能够坦诚地承认自己的罪行,表现出深刻的悔悟之情,同时积极退还赃款,甚至采取措施防止或降低了损害结果的发生,那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他们将有机会获得从轻、减轻乃至免于刑事处罚的宽大处理。然而,如果受贿金额极其庞大,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那么他们可能会面临无期徒刑甚至死刑的严厉制裁,同时还需缴纳全部财产作为罚金。因此,要判断某人是否构成受贿罪,必须全面考虑到涉案金额、是否存在其他加重或减轻情节等多方面因素。如果涉案金额确实达到了一万元,且不存在任何减轻情节的话,那么此人很可能已经触犯了受贿罪。然而,最终的判决仍需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