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买卖合约之中,关于违约赔偿金的上限并没有一个固有的标准规定。一般来说,它应该遵循“填平原则”——这意味着赔偿金额需要足以补偿因违约行为而给守约方带来的实际经济损失。这种赔偿应该等同于违约行为本身造成的经济损失,其中也包括了合同正常履行后原本应得的收益部分。但是,其上限不能超出违约方签订协议时能够预见或者根据常理推断应该预见的因违约可能产生的损失。当合约中对违约金的具体数额或者计算方式有明确约定时,赔偿金额往往会依据这些约定进行确定。然而,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违约方有权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申请,要求适当降低;反之,若约定的违约金过低,则守约方有权要求提高。总的来说,具体的赔偿金额需要结合多种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和评估才能最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