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起诉状时,要确保信息准确完整。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像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都要写清楚。诉讼请求部分,除了常见的解除婚姻关系、子女抚养、财产分割,要是还有其他特殊诉求,比如要求对方支付精神损害赔偿等,也得明确写出来。事实和理由这一块,要把导致离婚的具体情况说清楚,比如感情不和的表现、对方存在过错的行为等。
(二)准备证据材料要全面。结婚证是证明婚姻关系存在的关键证据;财产证明能帮助法院准确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像房产证、车辆行驶证、银行存款明细等都可以作为财产证明;子女出生证明对确定子女抚养权归属很重要。此外,如果存在家庭暴力等情况,还可以准备报警记录、医院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
(三)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很重要。一般是向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提交起诉状和证据材料。住所地就是被告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是指被告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四)法院受理立案后,当事人要关注案件进展。立案审查通过后,法院会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等材料,被告要在规定的15日内提交答辩状。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法院审理。
(五)庭审阶段要积极配合。法院会先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要理性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想法。若调解不成,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判决。当事人要尊重法院的判决结果,如果对判决不服,可以在规定的上诉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