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于单根肋骨骨折且恢复顺利的情况,误工期限一般在1至3个月左右。不过这只是大致范围,实际的赔偿时长要根据具体伤情和恢复情况确定。
(二)确定误工期限时,从医学角度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伤者年龄,年轻人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可能误工期限会短一些;年龄较大的人恢复较慢,误工期限可能会长些。身体基础状况也很重要,平时身体健康、经常锻炼的人恢复可能更快,误工时间相应减少;而本身有一些基础疾病的人,恢复会受影响,误工期限可能延长。另外,是否存在并发症也是关键因素,若出现并发症,治疗和恢复时间会增加,误工期限也会变长。
(三)从法律角度看,误工期限通常以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为准。像诊断证明上建议的休息时长,是确定误工期限的重要依据。
(四)如果双方对误工期限存在争议,在诉讼过程中,可以通过司法鉴定来确定合理的误工期限。之后按照伤者的实际收入损失来计算误工费。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