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发现起诉状原审法院弄错后,应尽快和原审法院联系,告知其起诉状存在错误。这是很重要的第一步,因为法院需要及时知晓这个情况,这样才能着手处理后续的事宜。
(二)准备好正确的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然后向法院提交更正申请。在申请中要详细地指出错误内容是什么,同时明确给出正确的信息,方便法院进行审查。
(三)法院会对提交的更正申请进行审查,如果确定情况属实,就会开启更正程序。在这个过程中,当事人要与法院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更正工作的进展状况。
(四)要是因为原审法院的过错,使当事人的权益遭受影响,当事人可以依据具体的情形,考虑通过法律途径来寻求救济,比如申请国家赔偿。不过要注意,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性质的案件,在办理流程和要求上可能存在差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这条规定体现了法院在处理案件包括处理起诉状相关问题时应遵循的原则和当事人的权利保障等相关内容,与上述处理起诉状原审法院弄错的步骤在整体的司法程序保障方面具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