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双方民事行为能力方面:
要确保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的双方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来说,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就是年满18周岁且精神状态正常,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自然人,或者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他们签订的合同在这方面通常是有效的。此外,像依法登记注册的法人、非法人组织等能够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主体,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在民事行为能力这一点上也是有效的。如果一方或双方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比如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且没有法定代理人的追认等合法情形,那么合同可能无效。
(二)关于合同内容体现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方面:
合同内容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不存在欺诈、胁迫等可撤销的情况。欺诈就是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而签订合同;胁迫则是一方以给对方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愿的意思表示而签订合同。如果存在这些情况,受欺诈或胁迫的一方有权请求撤销该合同,合同效力就会受到影响。
(三)关于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方面:
合同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比如在房屋用途方面,不能将住宅房屋擅自用于商业经营等违反房屋用途管制的规定。同时,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例如不能将房屋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等。若违反了这些规定,合同是无效的。
(四)关于特殊情况对合同效力的影响方面:
如果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像租赁的房屋没有合法产权,这种情况下合同的效力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没有合法产权的房屋,其所有权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合同无法正常履行,进而影响合同的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