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案件管辖法院的确定
1. 一般情况:遵循“原告就被告”原则,也就是通常要到被告住所地(也就是户籍所在地)的法院去起诉。
2. 特殊情况:
(1)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那就由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来管辖。
(2)对于合同纠纷,既可以由合同履行地的法院管辖,也可以由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辖。
(3)侵权纠纷可由侵权行为地(这里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辖。
(二)刑事案件管辖法院的确定
1. 通常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 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那么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三)行政案件管辖法院的确定
行政案件一般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四)起诉流程
要根据案件类型和相关法律规定,确定有管辖权的法院,之后准备好相应的证据、起诉状等材料,向该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