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准备证据
要把能证明借款关系存在的证据都准备好。像借条这种书面凭证,上面有双方关于借款的约定,是很重要的证明。转账记录能显示资金的流动情况,说明钱确实借出去了。聊天记录如果涉及到借款的相关内容,比如双方商量借款金额、还款时间等,也可以作为证据。这些证据要妥善保管,最好多准备几份复印件,原件自己留好。
(二)撰写起诉状
写起诉状的时候,要清楚地写明原告也就是出借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被告即借款人的基本信息也要写清楚。诉讼请求部分,要明确写出要求对方还款的具体金额,如果有利息的,利息的计算方式和金额也要写明白。事实与理由部分,要把借款的来龙去脉说清楚,比如什么时候借的、怎么借的、有没有约定还款时间等。
(三)提交立案
把写好的起诉状和准备好的证据一起交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立案庭。一般来说,是被告住所地或者借款合同履行地的法院有管辖权。法院收到材料后,会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就会受理立案。
(四)开庭审理
法院受理后会安排开庭时间,到时候要按时参加庭审。在庭审中,要清楚、有条理地陈述借款的事实,按照顺序出示准备好的证据,让法官能够清楚地了解情况。对于对方提出的不合理观点,要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反驳。
(五)等待判决及执行
庭审结束后,就等法院的判决结果。如果胜诉了,而对方不按照判决履行还款义务,那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查询对方的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等财产信息,然后依法进行处置,用来偿还借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