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签订婚前忠诚协议时,要确保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也就是说,签订协议是双方自愿的,不存在一方被胁迫、欺诈等情况。比如,不能是一方在另一方不知情或者被欺骗的情况下签订的协议,否则可能影响协议的效力。
(二)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在财产约定方面,像一方违反忠诚义务则少分或不分财产这样的条款,相对比较容易被法院认可,因为它主要涉及财产的分配,没有侵犯到其他的合法权益。但要避免在协议中出现限制人身自由等违背公序良俗的内容,比如限制对方的离婚自由,规定即使感情破裂也不能离婚;或者对人身进行不适当惩罚,像规定出轨方要自残等,这些内容是不会被法院认可的。
(三)由于不同地区的法院对忠诚协议的认定存在差异,在签订协议前,可以了解一下当地法院的相关司法实践和裁判观点,这样可以让协议的内容更符合当地的司法环境,增加协议被认可的可能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符合这些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才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