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夫妻协议有效的具体条件解释
1. 双方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夫妻双方在签订协议时,精神状态正常,能够清楚理解协议内容以及签订协议可能产生的后果。比如,夫妻双方都不是精神病人,不存在因醉酒、昏迷等导致意识不清的情况,能够清楚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2. 意思表示真实:即夫妻双方签订协议是出于自己真实的意愿,不存在一方欺骗另一方或者强迫另一方签订协议的情况。例如,一方不能通过隐瞒重要财产信息等欺诈手段,诱使另一方签订对其不利的协议;也不能通过威胁、恐吓等胁迫方式迫使另一方签订协议。
3. 协议内容合法合规且不违背公序良俗:协议内容不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同时也不能违背社会的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比如,协议不能约定限制一方的人身自由,或者约定逃避法律义务等内容。像有的夫妻约定一方不能正常工作、不能与家人交往等限制人身自由的条款就是无效的。
(二)关于婚内财产协议的效力
夫妻之间签订的婚内财产协议,只要符合上述有效条件,即使没有经过公证,对双方也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双方都应当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例如,夫妻约定婚后各自的工资收入归各自所有,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那么这个约定就是有效的,双方都应当遵守。
(三)公证对夫妻协议的作用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公证可以增强协议的证明力。当涉及第三人对协议内容有争议时,经过公证的协议更容易被认可。比如,夫妻签订了一份财产协议,之后在与第三人发生经济纠纷时,第三人对夫妻之间的财产约定提出质疑,此时如果协议经过公证,那么在法律上就更容易被认定为真实有效,更有利于维护夫妻双方依据协议所享有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