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放弃工伤赔偿的后果:要清楚认识到工伤赔偿是法律赋予职工的重要权益,是对因工作受伤或患职业病的合理补偿。放弃工伤赔偿意味着职工可能失去应得的经济保障,后续若伤情恶化或出现新的相关问题,将难以获得相应赔偿。
(二)准确核算工伤赔偿金额:在考虑是否放弃前,务必准确计算各项赔偿金额。医疗费按实际合理支出算;停工留薪期工资保持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伤残津贴依据伤残等级确定比例,像一级伤残是本人工资的90%;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伤残等级计算,比如十级伤残是7个月本人工资;护理费根据护理需求和实际情况确定;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在解除劳动关系时按规定计算。
(三)谨慎对待企业提出的放弃协议:企业不能因员工放弃而免除法定工伤保险缴费义务,与企业达成的放弃赔偿协议可能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所以,面对企业提出的此类协议,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签署。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同时,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等一系列保障,旨在确保职工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企业不能通过与职工达成放弃协议来规避自身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