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的朋友想要逃避行政处罚,但是不知道怎么办,想问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有什么规定?

帮助10人 10w+浏览 #行政类 匿名 2018-04-09 河北石家庄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3条
  • 诉讼指导法务
    诉讼指导法务
    85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不予处罚是指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或者行为人虽实施了违法行为,但由于法定原因而免除处罚。不予处罚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一,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是处罚机关应当责令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和能辨认或者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应对实施的违法行为负责,接受行政处罚。

    二,不满14岁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因其未达行政处罚责任年龄,不予处罚,但要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管教。

    三,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四,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全文
    6 2018-04-09
  • 石家庄法务
    石家庄法务
    评分5.0 “值得推荐”
    咨询我
    《行政处罚法》规定:
    一、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
    第二十五条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
    未满14周岁的自然人,在生理、智力上尚未发育成熟,还不具备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能力,也不具备自觉地控制自己行为和对自己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所以,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管教。
    第二十六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七条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二、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
    第二十七条还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全文
    12 2018-04-09
  • 行政诉讼法务
    行政诉讼法务
    评分5.0 “经验丰富”
    咨询我
    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有:
    第二十五条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  未满14周岁的自然人,在生理、智力上尚未发育成熟,还不具备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能力,也不具备自觉地控制自己行为和对自己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所以,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管教。  第二十六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七条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以上是对哪些情况不予行政处罚的回答。
    全文
    2 2020-11-06 13:34:05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01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有什么规定?
一键咨询
  • 133****62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2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6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1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2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8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5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0****36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4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6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4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0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8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7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4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5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3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3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0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5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2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0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4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2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7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0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5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0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2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1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8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6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6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5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5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6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7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1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2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4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5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1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3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0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0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8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0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6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1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2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镇江180****628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56****778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81****36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行政处罚不予立案依据是什么?
1、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2、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3、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4、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10w+浏览
行政类
法律规定什么不予行政处罚?
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况有:精神病人违法的、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违法的、犯罪事实轻微的、两年内未发现的等,对于存在上述情况下的违法行为是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但对造成的损失也应当赔偿。
10w+浏览
行政类
刑满释放人员的就业政策有哪些变化?
[律师回复] 刑满释放人员的就业政策主要有以下变化:

一、享有平等就业权

  ? 政策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三十八条,刑满释放人员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这包括平等就业权。社会各界及安置单位不得歧视,在就业、就学、晋级、评奖等方面应当与其他公民同等对待。

  ? 实际操作:刑满释放人员可以向当地劳动部门或就业服务中心咨询就业信息,申请职业介绍或技能培训,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政府帮扶与安置

  ? 政策规定:地方政府有责任协助刑满释放人员重新融入社会并妥善安置生活,包括提供就业安置机会。

  ? 具体措施:

      ? 对表现良好且具备相关技能的刑释人员,劳动改造机构可负责接收并进行安置就业。

      ? 刑释人员在服刑期间已缴纳养老保险的,刑满释放后可继续缴纳并享受相应待遇。

      ? 地方政府应为刑释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救助,包括创业补贴、最低生活保障等,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三、就业限制与报告义务

  ? 就业限制:虽然享有平等就业权,但刑满释放人员在某些特定职业上仍受到限制,如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特殊群体的职业。

  ? 报告义务:刑满释放人员在就业时,需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条的规定,即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

四、社会保障与法律援助

  ? 社会保障:刑满释放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

  ? 法律援助:在融入社会过程中遭遇歧视或权益受损时,刑满释放人员可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或向相关部门投诉,以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综上所述,刑满释放人员的就业政策在平等就业权、政府帮扶与安置、就业限制与报告义务以及社会保障与法律援助等方面都有所规定和变化。这些政策旨在帮助刑满释放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稳定就业和生活。
行政处罚法规定未满周岁不予处罚
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未满14周岁的不予处罚。未满14周岁的自然人,在生理、智力上尚未发育成熟,还不具备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能力,也不具备自觉地控制自己行为和对自己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所以,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管教。
10w+浏览
行政类
不予处罚算行政处罚吗?
不予处罚也是行政处罚的一种,行政处罚以惩戒违法者为目的,而不是以实现义务为目的,行政处罚的方式有7种,分别是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10w+浏览
行政类
行政处罚两年未处罚不再给予行政处罚吗?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一些特殊违法行为不受两年限制。关于食品安全法中问题,鉴于关乎人的性命和身体健康,一般没有时效限制,违法情况可以得到处罚。
10w+浏览
行政类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