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朋友开车出去旅游的时候,途中发现一辆超速的车子,为了避让超速的车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避让它人发生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什么

帮助10人 9k浏览 匿名 2018-06-14 河北衡水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2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一般而言,因两方(或两方)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均存在违章行为,且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相当的,负同等责任。
    1、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9条第2款、第3款之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若事故各方均存在违章行为,即根据各自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基本相当;
    2、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21条第2款之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负同等责任。
    3、发生交通事故后为立即停车,为保护现场,致使事故事实无法查实的,负同等责任。
    全文
    13 2018-06-14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同等责任四种。
    一、全部责任与无责任
    在交通事故中。一方当事人负全责任的话,另一方当事人则无责任。负全部责任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根据《道路交通处理程序规定》第46条第1款之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负全部责任,他方无责任。
    2、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9条第1款之规定: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应当负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3、根据《道路交通安全实施条例》第92条、《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20条之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4、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21条第1款之规定: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5、根据《道路交通处理办法》第21条之规定: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事故以外的,各方均无责任。
    二、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
    一般而言,因两方当事人(或两方以上)有违章行为共同导致交通事故的,一方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较大的,承担主要责任,但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较小的,是引发交通的事故的次要原因,承担次要责任。
    1、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9条第2款、第3款之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若事故各方均存在违章行为,即根据各自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的大小来确定主要责任或次要责任。
    2、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21条第2款之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机动车一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3、为避让它人发生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后为立即停车,为保护现场,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实的,机动车一方承担主要责任。
    全文
    7 2018-06-14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10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为避让它人发生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如何认定
一键咨询
  • 171****82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7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3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2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6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0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8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3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1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邢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1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1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4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5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5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5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3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3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2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7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1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7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8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4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5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3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3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7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6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5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3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8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8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5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6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3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3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4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8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4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2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1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2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0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6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5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8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2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6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5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7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宿迁135****337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34****244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56****829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为避让它人发生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怎样的
为了避让行人而发生事故还是要看主要的责任在哪一方,如果车辆一方没有过错那么则适用于民法之中的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失应该主要由受益方赔偿,实施的车辆一方负补充责任。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侵占罪和盗窃罪怎么认定
[律师回复] 解析:
盗窃罪,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主要特征,秘密窃取公私财务、数量较大或者多次实施此类行为者,其犯罪主体通常为一般的自然人,对此罪行的侵害客体主要是针对私人和公共财产的所有权;主观方面往往表现出明确的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
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职务侵占罪作为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其核心在于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他们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据为己有,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这一罪行的犯罪主体为特定的人群,即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员工,其所侵害的对象则是本单位的财产。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罪行在犯罪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后者对犯罪主体的身份有着严格的限制,必须是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
其次,它们所侵害的客体也有所不同,后者主要针对的是本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最后,这两种罪行在行为方式上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通过非法手段占有他人财物,而后者则是通过合法途径控制本单位的财产。因此,在区分盗窃罪和职务侵占罪时,我们应该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以便做出准确的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盗窃罪金额司法如何认定
[律师回复] 解析:
1、在一般的盗窃案件中,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立案标准通常定位于1000元到3000元之间。具体而言,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至3000元以上的,属于刑法所指出的“数额较大”之范畴;而对于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万元至10万元以上者,将被认定为“数额巨大”;若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人民币30万元至50万元及以上时,则应归类于“数额特别巨大”之中。因此,盗窃公私财物价值在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以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
2、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盗窃公私财物且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实施盗窃行为、入户盗窃、携带凶器进行盗窃、扒窃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事处罚,同时还可能被处以罚金;如果盗窃数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而对于盗窃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同样需要承担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刑罚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如何认定股权虚假转让逃避债务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如何认定股权虚假转让逃避债务,常见的债务人逃债方法有哪些的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公司经营
抢劫罪关于数额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抢劫犯罪中算定数目的基准,其详尽的定义如下所示:
首先,当涉及到五百元至两千元的情况时,这被视为数额较大的标准。在这种情形下,如果犯罪者的行为属于数额较大以及进行了多起抢劫案件,那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等种刑罚的惩罚,同时还可能面临着罚金的处罚;
其次,当涉及到五千元至两万元的情况时,这被视为数额巨大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犯罪者的行为属于数额巨大并且存在其他严重情节,那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受到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同时也可能面临罚金的处罚;
最后,当涉及到三万元至十万元的情况时,这被视为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犯罪者的行为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并且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那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受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惩罚,同时也可能面临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第二百六十九条
【转化的抢劫罪】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596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共同盗窃罪怎么认定主犯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团伙作案或共谋犯罪的情况下,主犯是指那些策划、指挥和引领犯罪集团实施犯罪行为的核心人物,或者在整个团伙犯罪过程中发挥了主导性作用的罪犯。而在共同犯罪案件中,那些仅起到次要或辅助作用的罪犯则被称为从犯。对于从犯,法律规定应给予其较轻的刑罚、减轻处罚甚至免于刑事处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盗窃公共或私人财产,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或者存在多次盗窃、入室盗窃、携带武器盗窃以及扒窃等恶劣行径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严厉惩罚,同时还可能被判处罚款;如果涉案金额巨大或者涉及到其他严重情节,那么罪犯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并且同样需要承担罚金;而对于那些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涉及到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罪犯,他们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乃至无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同时还可能被判处罚金或者没收全部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紧急避险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
民法通则第129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紧急避险必须符合如下条件才能构成:1、必须存在正在发生,并威胁社会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合法权益的危险。2、必须情况紧急。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怎样认定为袭警罪的标准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构成袭警罪的判定标准,其法律上的定义是:此种犯罪所侵犯的,乃是我国人民警察的常规执法活动和管理功能。而此种犯罪的直接受害者,便是那些处在法定职务范围内,正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执行公务或承担职责的人民警察们。在客观层面上,此类犯罪表现为以暴力手段、威胁性言语或其它方式来阻止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是完成任务,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有可能成为这种犯罪的实施者。对于那些以暴力方式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罪犯,应当给予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严厉惩罚;如果他们采用了枪支、管制刀具,甚至是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极端手段,严重危害到人民警察的人身安全,那么就应该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重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妨害公务罪、袭警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96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避让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判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避让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判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30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发表权可以转让吗,发表权侵权如何认定?
发表权作为对于著作最为基本的权利,是无法转让的。由于发表权的保护期限不是永久的,故在判断某一行为是否侵犯作者的发表权时,必须先确定该行为是否发生在发表权的保护期限之内,这是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凡未经作者的许可,将其尚未发表的作品向不特定的人公开的行为,均将侵犯作者的发表权。
10w+浏览
知识产权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