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今年遇到了法律纠纷,我申请了上诉和回避,那么回避制度的适用范围有哪些??谢谢解答了!

帮助10人 10w+浏览 匿名 2018-07-01 天津北辰区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2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根据公务员法的第12章第七十条: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
    (二)涉及与本人有本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所列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
    (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
    全文
    9 2018-07-01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回避制度,回避制度的适用范围是指审判人员和其他法定人员在遇有法律规定的情形时,退出对本案审理的制度。回避制度是为了保证案件获得公正审判而设立的一项制度。根据法律规定,回避的人员包括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整定人和期验人等。回避的情形包括三种:
    1、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全文
    7 2018-07-01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60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回避制度的适用范围有哪些??谢谢解答了!
一键咨询
  • 151****42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0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7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8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东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桥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西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5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静海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0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丽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2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海新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津南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和平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西青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4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4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1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蓟州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发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发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海新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7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51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6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蓟州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河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3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蓟州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5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蓟州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开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清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5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7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1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4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2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3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桥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发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4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北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6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4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2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西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汉沽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桥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2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5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河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桥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1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辰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西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1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和平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2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海新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4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青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桥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西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东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清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4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7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桥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0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6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8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清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7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辰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丽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汉沽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海新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3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5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5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青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宝坻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汉沽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3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4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海新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静海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青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8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海新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7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3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4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2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0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海新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1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3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南京135****894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56****395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77****537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行政机关回避制度的适用范围是哪些人
回避的范围主要是指跟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有利害关系的人,主要包括:1.与当事人是亲属关系的,2.与当事人的代理人是亲属关系的,3.在本案中担任过证人、鉴定人的,4.与当事人存在监护关系的,5.与当事人公开敌意或者有亲密关系的,6.其他有证据证明可能影响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公正处理案件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适用回避制度的人员有哪些?
适用回避制度的人员有:审判人员、检察人员、法庭的书记员、以及公安机关的侦察人员等,对于上述人员在对诉讼案件进行调查取证、审查起诉或者司法判决的过程中,都是适用回避制度和规定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袭警罪适用标准吗
[律师回复] 解析:
针对“袭警罪”的法律定义和判定准则如下所述:
该罪行侵犯了人民警察正常开展执法与管理工作的权益。
其所针对的群体是在严格依照国家法律规定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
从客观角度来看,这种犯罪行为主要表现为通过暴力或威胁的方式来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并导致严重的后果。
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有可能构成此罪。
对于那些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罪犯,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如果采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害到他们自身的生命安全,那么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妨害公务罪、袭警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刑事回避制度回避效力适用的人员有哪些?
刑事回避制度回避效力适用的人员有: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以及参加司法活动的相关人员,对于刑事回避制度的具体情况,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进行合法的处理,避免法律适用错误。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车用保险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机动车保险中,我们通常会见到两个主要类别,即交强险以及商业险。
而商业险又能根据其性质细分出基本险和附加险两个层次。
首先是基本险,它包括了诸多类型:
既车辆损失险与第三者责任保险,还有全车盗抢险(简称“盗抢险”),紧接着是车上人员责任险(分别称为“司机责任险”和“乘客责任险”)。
接着我们来看看附加险,它包括了玻璃单独破碎险、划痕险、自燃损失险、涉水行驶险、无过失责任险、车载货物掉落责任险、车辆停驶损失险、新增设备损失险以及不计免赔特约险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玻璃单独破碎险、自燃损失险、新增加设备损失险这三个附加险种,它们实际上是车身损失险的附属险种,只有在投保了车辆损失险之后,才能够进行投保。
同样地,车上责任险、无过错责任险、车载货物掉落责任险等也是第三者责任险的附属险种,也需要在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之后,才能够进行投保;
此外,每个险别的不计免赔都可以作为独立的项目进行投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八条
保险合同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保险人的名称和住所;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以及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
(三)保险标的;
(四)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
(五)保险期间和保险责任开始时间;
(六)保险金额;
(七)保险费以及支付办法;
(八)保险金赔偿或者给付办法;
(九)违约责任和争议处理;
(十)订立合同的年、月、日。
投保人和保险人可以约定与保险有关的其他事项。
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为受益人。
保险金额是指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46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刑事案件中证人是否适用回避制度
在刑事案件中证人是不适用于回避制度的,因为在刑事案件中,只要当事人知道案件真实的情况,就都有作证的法律义务,并没有规定证人跟嫌疑人是近亲属关系就不能作证,但是做假证要承担法律后果,刑事案件中的回避制度适用于司法工作人员。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轻度危险驾驶罪量刑标准如何确定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危险驾驶罪的定罪量刑规章为判处被告人相对较短的一至六个月不等的拘役期限,同时科以罚金的刑事处罚措施。
关于该罪名的立案标准则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驾驶车辆相互追逐的行为情节恶劣者;
2、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驾驶员;
3、在运营过程中,校车或者客车严重超出额定承载人数或者严重超过规定速度行驶的驾驶员;
4、犯罪嫌疑人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人。
拘役的执行时间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被判拘役的罪犯可以每月回家探望亲人一至两天,并且在参加劳动改造期间,可以获得适当的劳动报酬。
危险驾驶罪,是指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在醉酒状态下,或者通过追逐竞驶、严重超载、违法运输危险化学品等方式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从而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的犯罪行为。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存在以下四种危险驾驶罪的情况之一的,将被判处拘役,并处以相应的罚金:
1、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
2、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3、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行为;
4、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36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猥亵罪人故意逃避有什么罪
[律师回复] 解析:
猥亵罪乃指以引发或满足个人性欲为动机,采取性交以外的各种方式进行的淫秽行为。
在此所称猥亵罪,仅限于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恐吓手段,违反男性、女性及儿童的自由意愿,强迫他们受到猥亵或侮辱,且情节极端严重者可视为犯罪。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以暴力、胁迫或其他非法手段强行对他人进行猥亵或侮辱的,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若存在以下任一情况,则将被判处五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1):
猥亵他人情节极其恶劣者;
(2):
在众多人群中或公开场合猥亵他人者。
当猥亵行为未达到犯罪程度时,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惩戒:
对于猥亵他人者,或者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者,将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而对于猥亵智力残疾者、精神病患者、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者,将被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
【强制猥亵、侮辱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罪】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81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刑事诉讼法的回避制度适用哪些人?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怎样的程度算袭警罪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袭警罪的定性标准而言,其犯罪所侵犯的客体主要是指向公安机关正常开展执法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同时,本罪涉及的犯罪侵害对象,则必须是那些在法律规定下正处于执行职务状态中的人民警察。
至于客观方面,则主要表现为通过暴力、恐吓等方式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或履行职责,且此种行为已经造成了严重危害结果的发生。
只要符合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袭警罪。
对于那些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
而如果采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则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妨害公务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袭警罪】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七天取保候审到没到检察院影响缓刑适用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值得指出的是,取保候审并不必然导致缓刑判决,审判机关往往会依据案件具体情节作出相应处理。
例如,若案件性质较为恶劣,则可能会面临实体刑罚的判决。
此外,被取保候审者在取保期间如若再度触犯法律,将会受到更为严厉的惩罚。
具体而言:
1.取保候审并非意味着必定判处缓刑,但当事人仍有机会通过积极辩护争取缓刑判决;
2.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即公安机关批准,不得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在接到传唤时应立即到案;
(3)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证人作证;
(4)被取保候审人不得以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威胁、恐吓、引诱、收买证人不要作证或不要如实作证;
(5)不得销毁、伪造证据或串通口供。
若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上述规定,且已缴纳保证金,首先将被没收保证金,随后根据违规行为的轻重程度,分别给予相应处理。
对于违规情节较轻,无需逮捕,允许再次取保候审的,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写下悔过书,重新缴纳保证金或提供担保人;
对于违规情节严重,不再允许取保候审的,应当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或依法逮捕。
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曾违反相关规定,取保候审期限届满时,应当将保证金全额退还给本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缓刑的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