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表妹,父母离婚了,她的妈妈又嫁给了另外一个男人是是她的继父,两人相处的还挺好的,感觉比亲生父亲都好,因为他的亲生父亲总爱喝酒打人,但是仅仅过了两年的时间,他母亲和继父离婚了,但他们还是有来往,想问一下,再婚关系终止继父母子女关系是否自动解除了?

帮助5人 10w+浏览 匿名 2018-08-21 福建宁德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2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能否解除
    可以解除继父母子女关系的情形包括:

    一,没有形成长期共同生活和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子女间仅存在姻亲关系,在生父与继母或生母与继父的婚姻关系终止时,继父母子女关系自然解除。

    二,已经形成了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在生父与继母或生母与继父离婚后,如果继父母不同意继续抚养未成年继子女的,继父母子女的关系解除,该子女由其生父母抚养。

    三,与继父或继母共同生活的生母或生父死亡或离婚后。生父母中的另一方将未成年子女领回的,该继子女与继父或继母的关系解除。

    四,有长期共同生活或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关系恶化,双方或继父母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解除继父母子女关系的,可准许解除。但解除关系后,对年老体弱、生活困难的继父母,成年的原继子女仍应承担赡养扶助的义务。
    除以上情形外,即使继父与生母或继母与生父的婚姻关系终止,或者继子女成年后另组家庭,因长期共同生活而形成了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子女的关系都是不能自然解除的。一方如要求解除关系,必须通过诉讼的途径,由人民法院视具体情况作出是否解除的调解或判决。
    全文
    10 2018-08-21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继父母子女关系的解除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处理:
    1、因继父母子女一方死亡而终止。
    2、未成年的继子女,因生父与继母或生母与继父离婚,而终止其与继父母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3条的规定:“生父与继母或生母与继父离婚时,对曾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继父或继母不同意继续抚养的,仍应由生父母抚养。”如果继父母愿意继续抚养该继子女,生父母又同意的,可以允许。
    继子女已被继父母抚养成人,已形成的抚养关系不能因生父与继母或生母与继父而离婚自然解除。继子女对曾经长期抚养教育过他们的年老体弱、生活困难的继父母,仍应承担其晚年生活费。
    3、协议解除。已形成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关系,既然是一种拟制血亲,可以因协议而解除。在继子女未成年时,经生父母、继父母协商一致,并经有识别能力的继子女同意,可以协议解除继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继子女成年后,成年继子女与继父母关系恶化,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的也可解除。由继父母抚养长大的继子女,对年老体弱、生活困难的继父母,应给予其必要的晚年生活费。
    4、诉讼解除。当事人要求解除已形成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裁决是否准予解除。审判实践中,当事人因以下原因请求解除继父母子女关系的,人民法院可判决予以解除:
    (1)生父母一方要求将子女领回抚养,生父母另一方或继父母不同意的,如果继父母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遗弃继子女的行为的。
    (2)继父或继母不愿意对未成年继子女继续抚养教育,要求其生父母领回抚养,其生父母不同意的。
    (3)成年继子女与继父母关系恶化,无法继续共同生活的。由继父母抚养成人的继子女,要承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困难的继父母的晚年生活费用。
    5、生父母死亡时,继父母与继子女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不能自行解除。继父母不得因未成年继子女的生父母死亡而停止对未成年继子女的抚养教育。如继子女的生父母有一个还健在,要求将子女领回抚养的,要经继父母同意。双方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利益判决。如未成年继子女被生父母生存一方领回抚养,则继父母子女关系解除。如果在生父母死亡时,继子女已经由继父母抚养成人,无论继父母子女关系是否解除,继子女都应对继父母尽赡养扶助义务。
    全文
    3 2020-10-30 20:18:09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15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再婚关系终止继父母子女关系是否自动解除了呢?
一键咨询
  • 152****46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5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6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7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3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1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6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1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8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龙岩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0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1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5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5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7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7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0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6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4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3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0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4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7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0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2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8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5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5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4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4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5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0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5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3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4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2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4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1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6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0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4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1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7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0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8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2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4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4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0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1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1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镇江135****973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78****952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77****541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离职和终止劳动关系是什么,终止劳动关系的原因呢?
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在具备特定条件时不再具有法律约束力,自劳动合同终止时起,劳动合同就失去效力。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发生下面两个情况之一时劳动合同即行终止:其一,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其二,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终止劳动关系指哪方面被终止?
(1)用工双方合意解除劳动关系。在劳动合同约定的期满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 关系,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权利义务则不再履行。(2)过失性辞退和非 过失辞退导致劳动关系的解除。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劳动关系终止和劳动合同关系终止分别是什么
劳动关系终止,是指劳动关系主体双方权利义务的消灭,它是劳动关系运行的终结。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关系自然失效,双方不再履行。《劳动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劳动合同终止是否终止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终止不等同于劳动关系终止,劳动关系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有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另一种是无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又称事实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只是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之一,没有劳动合同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劳动关系。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87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劳动合同终止是否劳动关系终止
劳动合同终止不等同于劳动关系终止,劳动关系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有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另一种是无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又称事实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只是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之一,没有劳动合同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劳动关系。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