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舅舅的公司最近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吸收金额被人举报了,所以现在想要问一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金额是否应扣除利息的呢?

帮助10人 10w+浏览 #债权债务 匿名 2018-09-15 安徽淮南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2条
  • 淮南法务团
    淮南法务团
    38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数额认定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
    (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5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4)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5)其他扰乱金融秩序情节严重的情形。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以行为达到一定数额作为犯罪的重要标准之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认定,也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数额认定比较复杂,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以后,案发前已经归还的本金数额是否需要从犯罪数额中扣除?实务中做法并不一致。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案发前已经归还的本金不应当从犯罪数额中扣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不同于集资诈骗罪,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犯罪的主要客体是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如果行为人在案发前已经将部分本金归还给投资人的,因其归还行为证明行为人对这部分资金没有非法占有目的,故已经归还的部分应当从集资诈骗罪认定的数额中扣除。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的客体是金融信贷管理秩序,不需要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行为人只要非法吸收了公众的存款,即使案发前将部分本金予以归还,其对国家金融管理秩序的破坏已经形成,不因其归还行为而改变,故归还的部分不能从犯罪数额中扣除。
    全文
    8 2018-09-15
  • 律图平台法务
    律图平台法务
    评分5.0 “经验丰富”
    咨询我
    什么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构成要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标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法条及司法解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辩护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案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犯罪数额的应该怎样认定近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案件日益增多,吸收存款的形式以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借钱居多,而借钱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常常导致犯罪数额的认定出现困难,仅从以下几种形式来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犯罪数额的认定。
    1.犯罪嫌疑人在收到借款的同时将约定的利息支付给出借人。以借款10万元为例,约定的年利率是10%,则一年到期的利息应为1万元,犯罪嫌疑人在收到10万元的借款时将1万的利息预先支付给出借人,但出具的借条上写明借款数额是10万,这种情况下是以10万还是9万来认定其非法吸收的存款数额呢,笔者认为应当认定为9万。合同法第二百条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根据该条的规定预先扣除的利息不得计入借款数额,因此在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数额时也应当扣除预先支付的利息,以实际收到的借款数额来认定。
    全文
    9 2018-09-15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31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舅舅的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金额是否应扣除利息的呢?
一键咨询
  • 135****66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5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8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4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1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5****47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0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1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2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1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2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7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4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5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8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4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6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5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6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4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5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2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2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0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4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3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1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77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6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1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8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5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6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6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4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6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6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2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0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1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4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7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2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4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7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8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1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0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7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3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无锡156****825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35****149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77****501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活动;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存款性质相同的活动。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准确理解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关键在于首先要坚持该罪的行为主体的不特定性和危害金融秩序的具体性的统一。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024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可能会面临以下的处罚:1. 行政处罚;2. 刑事处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若是对寻衅滋事一定要拘留吗有疑问的,参考下文。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非法吸存就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吗?
非法吸存就是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只要只要个人吸收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者是单位吸收在一百万元以上;或者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在三十户以上的,那么就可以按此罪来进行处罚。
10w+浏览
婚姻家庭
什么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怎么判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