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妈妈昨天跟一群阿姨报团去旅游,这个导游老是带她们到一些购物中心买东西,价格又贵质量又差,就是专门骗人的,请问,价格欺诈行为工商管理认定的依据是什么

帮助10人 4.4w浏览 匿名 2019-07-14 贵州黔东南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2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一、什么是价格欺诈
    《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二、工商投诉价格欺诈的依据
    依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
    第七条 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三、价格欺诈的行为
    国家计委出台《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认定以下13种价格行为为价格欺诈行为:
    1、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
    2、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
    3、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
    4、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的。
    5、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
    6、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
    7、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的。
    8、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的。
    9、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者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的。
    10、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
    1
    1、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
    1
    2、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使数量或者质量与价格不符的。
    1
    3、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
    全文
    11 2019-07-14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根据《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可知,目前主要有如下十三种标价行为或价格手段会被认定为价格欺诈:
      
    1、虚假标价。
      即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如某商品标价签上标明产地是国外,而实际产地是中国某个地区。
      
    2、两套价格。
      即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
      
    3、欺骗性标价。
      即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
      
    4、模糊标价和虚夸标价。
      即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如某公司在其经营场所以“全市最低价”、“所有商品价格低于同行”等文字进行宣传,而实际上其商品价格多数高于其他商家。
      
    5、虚假折价。
      即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如以“全场五折”类似的字眼宣传,但实际上只有某些商品打折,或者实际标价与原价相差很大。
      
    6、对处理品不标价。
      即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
      
    7、不如实披露赠品情况。
      即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如买一赠一或买二赠一类似的宣传时,其赠品却与原来的产品不一致,质量或数量存在缩水,或者但不少商家故意模糊所送商品的品名、数量,甚至以假冒伪劣商品充当赠品。
      
    8、隐蔽价格附加条件。
      即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
      
    9、虚构原价。
      即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者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如商店降价销售品牌服装,虚构原价上千元,现价才几百元,价格明明没有降,却故意虚构原价,打出降价的招牌。
      
    10、不履行价格承诺。
      即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的,却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
      1
    1、虚构比较价格。
      即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1
    2、价质不符。
      即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使数量或者质量与价格不符。
      1
    3、谎称“政府定价”。
      即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实际上市场上绝大多数商品已实行市场调节价,极小部分被列入政府管理范围,标价签上的“市物价检查所监制”等字样,仅表明物价部门负责对其标价形式进行监管,而不表示政府机构参与定价。
      经营者如有上述价格欺诈行为的,需要承担如下诸多法律责任:如:
      
    1、行政责任:
      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有权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20万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2、侵权责任:
      除了受到价格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之外,还有可能被消费者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起诉和要求“退一赔一”的索赔,而且如果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损害竞争对手利益的,其他经营者甚至可以追究不正当竞争方面的民事责任。
    全文
    10 2019-07-14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86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价格欺诈行为工商管理认定的依据是什么啊?
一键咨询
  • 铜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1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4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盘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8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0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5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3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2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8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3****80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2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1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4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盘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7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3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盘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1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2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盘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7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8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7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4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4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2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4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3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4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6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6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1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2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7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0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5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1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8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7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2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6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2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86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0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4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0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8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2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6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0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4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2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1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0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南京180****571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35****367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78****275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价格欺诈监管部门是谁?
价格欺诈监管部门是各级人民政府的的价格主管部门或者是人民法院。如果被认定构成价格欺诈的,不论其是否已经因欺诈行为取得实际收入都将会给与其比较严重的经济处罚措施。因为价格欺诈行为不但给消费者带来了损害,更严重扰乱了我国的经济秩序,所以必须严惩。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价格欺诈由哪个部门管?
存在价格欺诈的行为,可以归工商管理部门处理,也可以归物价管理部门处理,需要由这两个部门对商家进行处罚,还要给到消费者的损失,可以按照实际损失赔偿,若实际损失不足五百元的,支付五百元的赔偿款。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一般价格欺诈归哪里管理
价格欺诈应当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价格欺诈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任改正,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价格欺诈由哪个部门管理?
价格欺诈一般是由各级人民政府的的价格主管部门。如果有民众认为商家所标注的三观价格标签的价目表跟实际价格有所不符合的话,并且诱骗消费者进行购买,那么就可以向当地的物价主管部门进行相关的投诉。相关部门会针对案件进行调查。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62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价格欺诈如何处罚,价格欺诈有哪些?
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 第七条规定,对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