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犯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因事实认识错误,其行为不能完成犯罪,不可能达到既遂,其中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工具不能犯的未遂,即犯罪分子使用了按客观性质不能产生犯罪分子所追求的犯罪结果的工具,以致犯罪未得逞。
二是对象不能犯的未遂,即犯罪分子行为所指向的对象当时并不存在,或因具有某种属性而不能达到犯罪既遂。
你举的例中的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犯罪客观方面是甲实施了杀人的行为,犯罪主体当然是实施犯罪行为并应承担刑事责任的甲,犯罪主观方面指甲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以本例中甲的行为完全符合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应当认定是犯罪行为,只不过是因事实认识错误,其行为不能完成犯罪,不可能达到既遂而已.就算没有造成现实的危害,也应负刑事责任,刑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另外,我国刑法中关于危险犯如破坏交通工具罪也规定只要行为人的行为使得犯罪对象lt;交通工具gt;处于危险状态即为既遂,而并不要求其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或者现实的危害结果出现.
所以行为是否造成实际的危害并不是构成犯罪的必须条件,而是要看其行为是否符合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