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一个表弟他由于疏忽大意导致别人受了重伤,他现在已经被警察带走了,他的父母都很担心他,想了解一下过失犯罪行为法律特征都有那些,会被怎么判刑啊?

帮助10人 4.6w浏览 匿名 2019-07-30 河北张家口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2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犯罪过失是“犯罪故意”的对称。刑法上行为人在犯罪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关于犯罪过失的概念与范围,各国刑法规定和刑法理论中并不完全一致。
    ①在中国刑法中,犯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可以分为疏忽大意过失和过于自信过失两种。中国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行为人才负刑事责任。这表明中国刑法以处罚故意为原则,以处罚过失为例外。
    ②在大陆法系刑法中,犯罪过失一般是指行为人对构成犯罪的事实,因欠缺注意,以致发生危害结果。
    全文
    14 2019-07-30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一种无认识的过失,因而其认识特征是一种无认识状态。正是在这一点上,疏忽大意的过失在认识这一构成要素上不同于故意,故意是以明知为前提的,正所谓明知故犯。因此,犯罪故意具有一定的认识因素。而疏忽大意的过失是以缺乏认识为前提的,正所谓不意误犯。因此,疏忽大意的过失没有一定的认识因素,而这种无认识的状态恰恰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的认识特征。疏忽大意的无认识状态,只是一种表象。透过这一表象,我们还应当进一步追问是否应当预见。因此,注意义务和注意能力就成为确定疏忽大意的过失的认识特征的关键。注意义务是指行为人作为时应当注意有无侵害某种法益,不作为时应当注意有无违反某种特定的法律义务的责任。在疏忽大意的过失中,注意义务是指结果预见义务,即对于构成要件的结果所具有的预见义务。结果预见义务是一种客观的注意义务,这种义务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因而是社会生活中的一般注意义务。注意能力的指对于应当注意事项主观上注意的可能性。在疏忽大意的过失中,注意能力是指结果预见能力,或者认识能力,即对于构成要件结果所具有的预见能力。注意义务履行是以注意能力为前提的,如果仅有注意义务,行为人缺乏注意能力,则仍然只构成疏忽过失。在注意能力的问题上,主要存在一个认定标准问题。对此,在刑法理论上存在以下三说:
    (1)主观说,亦称个人标准说,以行为人本人的注意能力为确定违反注意义务的过失标准。根据本人的注意能力对一定的构成事实能够认识,应当认识而未认识,产生了违法后果。依此确定违反注意义务,称主观标准。
    (2)客观说,以社会一般人或平均人的注意能力为标准,确定某具体人的违反注意义务的过失责任。具体人就是一定的行为者个人,一般人或平均人的标准是意味着社会上一般认为是相应的社会相当性的客观标准。
    (3)折衷说,认为把具有相应情况的某些人人的注意能力加以抽象化,作为一种类型标准,而这一类型标准是根据社会相当性形成的。根据这样的某些类型标准再以广泛意义的社会相当性来加以抽象而形成一种一般的普通的类型标准。
    二、哪些犯罪行为属于过失犯罪
    第一种情况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犯罪。所谓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结果的认识能力而言。应当预见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认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断,包括根据行为人的年龄、工作职责、文化程度、知识水平、工作经验、生活经验等因素。疏忽大意就是通常所说粗心大意、忽略、忘记、没想到等。
    如某汽车驾驶员,在倒车时违反操作规程,不事先鸣笛,也不注意观察,结果将在车后玩耍的小孩轧死。作为驾驶人员,其职责要求在倒车时必须先认真观察,而该驾驶员由于疏忽大意,既不鸣笛,也没有认真观察,致使危害结果发生,应当负交通肇事罪的责任。
    第二种情况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从而构成犯罪。这种过失,就行为人的认识能力来说,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同时又怀着某种侥幸心理,轻信这种结果也许不会发生。
    还是以汽车驾驶员为例,某驾驶员已经知道自己驾驶的汽车制动不灵,需要修理,但由于急于出车跑业务,并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高超,出不了事,结果遇到紧急情况,将人撞死。作为驾驶人员,汽车制动不灵,可能会造成事故,是应该预见到的,但该驾驶员自认为技术高超,怀着侥幸心理,结果造成危害,应当负交通肇事罪的责任
    全文
    8 2019-07-30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590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表弟疏忽大意导致别人重伤,过失犯罪行为法律特征有哪些
一键咨询
  • 保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7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1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2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4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4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5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5****64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0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5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0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2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4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8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5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4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5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4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1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8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7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5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5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1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3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0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5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5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0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4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2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5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1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6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2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3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3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0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8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1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4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2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7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5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7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3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4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4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0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6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5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无锡177****694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52****161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0****284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个人疏忽导致我重婚了怎么办?
重婚属于违法行为,但是属于自诉案件,如果当事人由于个人疏忽或者过失行为导致重婚,应当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主动向婚姻受害方进行赔偿并解除无效婚姻关系,否则受害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同时给予当事人相应法律制裁。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您好,我弟遇到情感纠纷,他跟女朋友分手了,他女朋友给了他一些费用,但是还不够,她女朋友告他敲诈,还说我弟威胁她。
[律师回复] 情感纠纷中,索要分手费可能被认定为敲诈勒索罪,特别是如果涉及威胁行为。
分析
在情感纠纷中,一方向另一方索要所谓的“分手费”或“青春赔偿费”,如果伴随有威胁或恐吓的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敲诈勒索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及相关司法解释,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

1.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了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包括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等。

2. **司法实践**:在司法实践中,如果一方因感情纠纷向另一方索要财物,并使用威胁、恐吓等手段,可能被认定为敲诈勒索罪。特别是,如果索要的金额巨大,且有明确的威胁行为,法院可能会依法判定为犯罪。

3. **情感纠纷的处理**:情感纠纷本身属于私人领域的问题,但当一方的行为超出合理范围,特别是涉及到威胁、恐吓等非法手段时,就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因此,在处理情感纠纷时,应避免使用任何可能被认为是非法的手段。

4. **建议**:如果你的弟弟确实因为情感纠纷被控告敲诈勒索,建议尽快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便更好地了解案件情况、收集证据和进行法律辩护。同时,应注意保留所有与前女友的通信记录、转账记录等,作为可能的证据,以证明双方之间的实际情况。

综上所述,情感纠纷中索要分手费如果涉及威胁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敲诈勒索罪,因此应当谨慎处理此类情况,并寻求专业法律意见。
快速解决“婚姻家庭”问题
当前692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监护人疏忽导致孩子伤亡民事责任
监护人疏忽导致孩子伤亡承担哪种责任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由于监护人的失职导致孩子的身体遭受重伤甚至死亡,对于其监护人来说已经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特别是在孩子受伤的情况下,对其监护人判处刑期较长的实刑的话,也不利于保障孩子的后续治疗和起居照顾。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医疗事故罪疏忽大意过失的特点有哪些
行为人(医务人员)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的原因是医务人员的疏忽大意。
10w+浏览
医疗纠纷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什么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又称无认识过失。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07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监护人疏忽导致孩子伤亡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
目前我国的法律制度当中监护人疏忽导致孩子伤亡的这种结果根本就不需要承担任何的法律责任,除非监护人故意杀害了孩子,这样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整理程度上,我国的法律制度,其实对家庭关系的调整都不算是特别的完善,监护人制度落实的也很不好。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