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你好,行政诉讼超过六个月了怎么呢

帮助5人 4.5w浏览 #行政类 匿名 2020-01-01 湖南长沙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由此可见,行政诉讼六个月是从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算。
    全文
    8 2020-01-01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94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你好,行政诉讼超过六个月了怎么呢?
一键咨询
  • 常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益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5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岳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5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衡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株洲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3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湘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5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衡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4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郴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7****04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2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3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4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6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衡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1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3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7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株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2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3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岳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株洲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邵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4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4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岳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3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益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8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沙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2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0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邵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岳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娄底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郴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78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湘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株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2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8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郴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娄底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6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娄底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7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4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株洲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5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衡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0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湘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6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6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娄底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3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邵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湘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7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8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4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7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1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沙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郴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6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6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岳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6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娄底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7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0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7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岳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郴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0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3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8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邵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6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36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8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1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娄底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岳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常州188****956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1****530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56****426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超过六个月还能申诉吗
若属于刑事司法程序,再审申请无期限限制,超过六个月仍可申请。但民事或行政事务纠纷,当事人需在判决、裁决生效后六个月内申请再审。若存在以下情况,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也需提请再审:新证据推翻原结论、主要证据伪造、法律文书撤销或变更、审判人员违法行为如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
10w+浏览
诉讼仲裁
刑事拘留能超过六个月吗
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刑事拘留的时间最长为37天,通常情况下不会超过37天。如果需要延长刑事拘留的时间,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并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强制拆除超过六个月,就无法诉讼了?其实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起算点,应该是从被拆迁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强拆发生之日起,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10w+浏览
征地拆迁
超市买的东西质量不好你会退货吗
在超市购买的商品如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有权申请退换货。购买后七天内可无条件退换,超过七天但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也可申请。若不符合上述条件,消费者可与超市协商,寻求更换或维修的解决方案。超市应积极响应,维护消费者权益。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超市买的东西质量不好你会退货吗
在超市购买的商品如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有权申请退换货。购买后七天内可无条件退换,超过七天但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也可申请。若不符合上述条件,消费者可与超市协商,寻求更换或维修的解决方案。超市应积极响应,维护消费者权益。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刑满释放人员的就业政策有哪些变化?
[律师回复] 刑满释放人员的就业政策主要有以下变化:

一、享有平等就业权

  ? 政策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三十八条,刑满释放人员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这包括平等就业权。社会各界及安置单位不得歧视,在就业、就学、晋级、评奖等方面应当与其他公民同等对待。

  ? 实际操作:刑满释放人员可以向当地劳动部门或就业服务中心咨询就业信息,申请职业介绍或技能培训,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政府帮扶与安置

  ? 政策规定:地方政府有责任协助刑满释放人员重新融入社会并妥善安置生活,包括提供就业安置机会。

  ? 具体措施:

      ? 对表现良好且具备相关技能的刑释人员,劳动改造机构可负责接收并进行安置就业。

      ? 刑释人员在服刑期间已缴纳养老保险的,刑满释放后可继续缴纳并享受相应待遇。

      ? 地方政府应为刑释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救助,包括创业补贴、最低生活保障等,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三、就业限制与报告义务

  ? 就业限制:虽然享有平等就业权,但刑满释放人员在某些特定职业上仍受到限制,如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特殊群体的职业。

  ? 报告义务:刑满释放人员在就业时,需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条的规定,即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

四、社会保障与法律援助

  ? 社会保障:刑满释放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

  ? 法律援助:在融入社会过程中遭遇歧视或权益受损时,刑满释放人员可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或向相关部门投诉,以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综上所述,刑满释放人员的就业政策在平等就业权、政府帮扶与安置、就业限制与报告义务以及社会保障与法律援助等方面都有所规定和变化。这些政策旨在帮助刑满释放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稳定就业和生活。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