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事人想自杀,并告知其朋友,并要求其提供安眠药,其行为属于间接故意杀人,应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其朋友不知道他要自杀,为其提供了安眠药,不负刑事责任,顶多是违反国家控制药品规定,承担相应行政和民事责任。
一、没有法定救助义务的,不构成犯罪,但有可能承担民事责任。
有法定义务而不救助的,或构成故意杀人罪。
二、依据刑法相关规定及理论,法定救助义务情形主要有:
先行行为导致危险产生的,例如,你家养大型犬,然后你养的狗咬人,你就有救人的义务,你不救,就涉嫌故意伤害罪。
开车违章驾驶不小心撞到人了,就有救助的义务,不救跑了人死了。就涉嫌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2、特定关系
例如,医生与病人,消防员与火灾中的被害人,游泳场的救生员与游泳者等
负有救助监督关系的,如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幼儿园阿姨与小朋友等这种的,是有救助的义务的。
3、特定领域的监管者
有人在马路上自杀,你作为一个路人,不救助,不构成犯罪。(你对马路没有监管的权力与义务)
如果有人在你家里自杀,你旁观不救助,可能构成犯罪。(家是你的地盘,有监管的义务)
有人在公园里自杀,公园的保安看到了不救助,可能构成犯罪。公园里的游客看到了,不救助,游客不构成犯罪。(公园的保安是公园的监管者,游客不是监管者)
但上述情形是否构成犯罪,必须要有相关证据佐证,并由法官进行综合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