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买卖中常见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律师回复] 房产买卖中常见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合同风险:
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应注意合同中的条款是否明确,特别是关于房屋性质、贷款不成功的后果、开发商是否出示商品房买卖合同模板等内容。如果因购房人自身原因无法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订购协议定金不退。
资金风险:
不建议将购房款转账给房产销售人员个人账户,除非销售人员获得开发商的明确授权,否则可能会导致购房人与开发商之间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不成立。
产权风险:
购买无产权证的房屋存在法律风险,如房屋可能面临出卖人拒绝履行、拒绝配合办证、将房屋抵押、房屋被法院查封等风险。
营销话术风险:
不要盲目相信营销话术,如“底层赠花园”“二楼赠平台”等,这些口头承诺不具有法律效力。
物业费风险:
开发商的书面承诺可视为由开发商承担购房人的物业费,产生法律约束力。
格式条款风险:
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格式条款,剥夺购房者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逾期交房的合同解除权和损失的赔偿追索权,明显排除购房者主要权利的,应认定为无效。
小产权房风险:
购买小产权或无产权的房屋,可能会面临出卖人拒绝履行、拒绝配合办证、将房屋抵押、房屋被法院查封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