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法行医罪的认定,一般从其构成要件入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侵犯了国家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从业人员的管理秩序,又侵犯了公民的身体健康权利。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为一般主体,但限于没有取得医疗执业资格的人。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行为人明知自己不具备行医资格而从事医疗业务活动,但是对于造成就诊人重伤、死亡等严重后果,行为人则是过失或间接故意。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第四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对罚款及没收药品、器械的处罚决定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相比其他渎职案件,非法行医致人死亡事故中玩忽职守犯罪案件在责任上表现较为分散。打击非法行医关系到被执法单位或个人的切身利益,处理需谨慎,一般要经调查、合议和审批等环节。针对一个黑诊所的多次调查中,调查人员也不尽相同,另外事实上,几乎任何一个行政强制措施或行政处罚决定都是合议作出的,系集体意志的体现。这样整个流程下来,参与人数就比较多。再加上人事调整和科室职责分工等客观原因,导致一个非法行医致人死亡事故背后牵涉的执法人员太多,责任无法集中,过于分散。
对非法行医罪的认定,一般从其构成要件入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侵犯了国家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从业人员的管理秩序,又侵犯了公民的身体健康权利。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为一般主体,但限于没有取得医疗执业资格的人。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行为人明知自己不具备行医资格而从事医疗业务活动,但是对于造成就诊人重伤、死亡等严重后果,行为人则是过失或间接故意。
文章14731人阅读
音频550人收听
音频300人收听
音频595人收听
文章7551人阅读
音频964人收听
音频718人收听
文章33648人阅读
文章1600人阅读
视频2145人收看
视频1227人收看
文章1686人阅读
文章8855人阅读
文章13859人阅读
图文甘律师团队律师回答
图文卢泓宇律师回答
图文卢泓宇律师回答
图文陈祺祎律师回答
图文方璐律师回答
文章40369人阅读
文章3861人阅读
文章24677人阅读
文章17178人阅读
文章16833人阅读
音频802人收听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5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
打开微信
点击微信搜索框,输入「律图在线咨询」进行搜索
搜索结果如下图,点击关注即可
律师回复唯一通知渠道;
及时推送律师回复,避免短信拦截;
公众号也能找律师、咨询律师,还可以追问律师;
更多和您相关的专业文章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