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每个工作的妇女都有可能会遇到休产假的问题。产假又包括几种不同的情况。那么大家知道难产假的定义吗?
在许多人的理解里,只有产假这个概念,事实上,产假只是一个笼统的、以篇盖全的说法。产假中还细分了许多安胎假、产前假、晚育假以及难产假等。那么,难产假是是什么呢?
难产泛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出现分娩过慢,甚至停止的状况。
由于难产对身体体力的消耗和伤害极大,所以在2014年最新颁布的产假规定中明确标注了难产者将享受额外的难产假。
但是具体难产假的标准还是有严格规定的,如果不属于难产,是无法申请该假期的。另外,申请时要由医院出具相关证明。
对于孕妇来说,虽然生育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但是在经历生育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例如难产,便是孕妈妈最害怕的情况之一。而国家对于孕妇难产的情况,也给与了适当的福利政策—难产假。那么难产假怎么界定?
在许多人的理解里,只有产假这个概念,事实上,产假只是一个笼统的、以篇盖全的说法。产假中还细分了许多安胎假、产前假、晚育假以及难产假等。那么,难产假是是什么呢?
难产泛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出现分娩过慢,甚至停止的状况。
由于难产对身体体力的消耗和伤害极大,所以在2014年最新颁布的产假规定中明确标注了难产者将享受额外的难产假。
但是具体难产假的标准还是有严格规定的,如果不属于难产,是无法申请该假期的。另外,申请时要由医院出具相关证明。
产假是中国现行劳动法中明文规定了的:是针对在职妇女孕期前后的休假的待遇,并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规定假期的时间。那么产假中还包括难产假,难产是什么呢?难产是指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孕妇生产延长,并且不能顺产,那么现在难产假还有吗?
一、难产假的相关规定
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二、产假的相关政策
......
每一个妈妈的十月怀胎都是十分漫长而又艰辛,甚至有许多准妈妈在分娩时还会遇到难产的情况,生育也变得更加曲折。我国《劳动法》中也对此做出了特殊规定,其中就包括难产假多少天以及难产假其他详细规定。
在2016年最新颁布的国家产假规定中明确标注了难产者将享受额外的难产假,期限为15天。但是,由于各地区标准不同,所以在遵循国家规定的基础上,各地区自己也做了一些调整。
在2016年颁布的《职工生育保险规定》中, 规定难产的女职工增加30天产假。比国家规定的难产增加15天产假,又多了一倍。
除此之外,难产中剖腹产、III度会阴破裂增加30天;吸引产、钳产、臀位产增加15天。
女性养育子女是天性,而为了能够让女职工更好的安心生产,我国要求单位必须要给予怀孕女职工一定的假期,同时如果遇到女职工难产的话,也是要准假的。此时需要女职工向单位提交一份难产假假条。那么这个假条该如何写呢?
难产假请假条
本人于____年____月____日的预产期,经医生建议,定于____年____月____日提前待产,特从____年____月____日开始请假,期限为_____天,请领导予批准,谢谢!
难产是每个家庭都害怕出现的状况,处理不当往往会带来生命危险,出于对女性的保护,我国早在很多年前就出台了难产假的规定。但很多人对难产假节假日可以顺延吗这个问题还存在疑问。
一、难产假节假日可以顺延吗
产假遇法定节假日是否可顺延,法律并无明确规定。在实务中,产假通常按自然天数计算,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均包含在内。
二、难产假是什么
在许多人的理解里,只有产假这个概念,事实上,产假只是一个笼统的、以篇盖全的说法。产假中还细分了许多安胎假、产前假、晚育假以及难产假等。那么,难产假是是什么呢?
......
鉴于女性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我国《劳动法》对于女性职工也给予了一些特殊的福利,比如产假,同时对于难产情形还适当进行了调整。下面就一起了解一下难产假国家规定的具体内容吧。
难产假的规定为在产假基础上增加15天。产假具体规定为:女职工单胎顺产者,给予产假98天,其中产前休息15天,产后休息83天。难产者,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
文章0人阅读
文章0人阅读
文章1620人阅读
文章1002人阅读
图文路伟国律师回答
文章346346人阅读
音频533人收听
图文任大文律师回答
音频800人收听
文章0人阅读
图文徐跃峰律师回答
文章1549人阅读
图文周智勇律师回答
文章1756人阅读
文章2721人阅读
文章0人阅读
文章14000人阅读
文章7958人阅读
咨询2位律师回答
咨询2位律师回答
文章0人阅读
文章0人阅读
图文臧燕妮律师回答
咨询2位律师回答
文章1045人阅读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5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
打开微信
点击微信搜索框,输入「律图在线咨询」进行搜索
搜索结果如下图,点击关注即可
律师回复唯一通知渠道;
及时推送律师回复,避免短信拦截;
公众号也能找律师、咨询律师,还可以追问律师;
更多和您相关的专业文章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