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

试用期离职有补偿吗

更新时间: 2022-06-08 09:45:08
律师解答:
劳动者离职是否有赔偿,同劳动者是否在试用期无关,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离职理由是否合法。
如果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则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如果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则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补偿。
罗浩律师建议: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制定考核指标考核劳动者是否胜任工作。
如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则可以依据劳动者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单方合法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赔偿。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20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试用期离职有补偿吗
一键咨询
  • 155****40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8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6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4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7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8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0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0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1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0****43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6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3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1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6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8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8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2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1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4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3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5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2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7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3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8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4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2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7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5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7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5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1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6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44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0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8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7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2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0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4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7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1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4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0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4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1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3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2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8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4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试用期辞职有补偿金吗
通常来讲,在试用期辞职一般拿不到土地补偿金。但如果雇主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违法行为,导致员工辞职,那员工可以拿到土地补偿金。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我爸妈离婚了我判给了我爸现在我妈要来接我去她那里可是我不想去 我已经成年了 我想自己出去租房子住 可是他们不同意 如果我自己搬出去了 他们找到我强行拉我回去我报警可以制止吗 一对一深入沟通,试试深度
[律师回复] 拖延薪水的话,试试以下办法:
1、最简单的方法是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体检,并责令其支付拖延的薪水。
2、还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限定,用人单位拖延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能够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3、最有效的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要求赔偿,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如果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不公,还能够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直接通过法院裁判执行。
5、按上述途径索要薪水的同时,还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限定,要求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准则向你加付赔偿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么,登陆到.d.c4313323854你也可去寻支招解决。
快速解决“房产纠纷”问题
当前320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试用期试用期和试用期试用期有什么区别?
[律师回复] 劳动者在试用期期间上班三天的,是有工资拿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一、如果是给用人单位工作,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缺点:申请劳动仲裁就是打劳动官司,程序稍多,需要专业人士指导。
二、如果是给个人工作,不算劳动关系,可以直接去该个人老板,要求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试用期试用期和试用期试用期工资有区别吗
[律师回复] 劳动者在试用期期间上班三天的,是有工资拿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一、如果是给用人单位工作,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缺点:申请劳动仲裁就是打劳动官司,程序稍多,需要专业人士指导。 二、如果是给个人工作,不算劳动关系,可以直接去该个人老板,要求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试用期主动离职有补偿吗
一般劳动者在试用期阶段总共提出来离职的话是没有任何的补偿金的,不仅如此,试用期阶段公司如果辞退职工的话也是没有经济补偿的,但是不管是公司辞退员工还是员工主动离职,试用期阶段的工资,用人单位还是应当依法发放的。
10w+浏览
劳动纠纷
代替考试罪中哪些考试包含考试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代替考试罪中的考试有哪些 在刑法 第二百八十四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 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那么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究竟有哪些? 目前刑法未予列明具体包含哪些考试,最高人民也尚未出台司法解释予以说明。但据统计,“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有十几种,包括高考、司法考试、会计师考试、公务员考试等。而英语四六级等部门规章、文件设立的考试,不在“替考罪”的范围。 考试作弊无论是否入刑,都是有违诚信的,大家自觉遵守考试的纪律,公平诚信考试。 相关知识: 替考入刑范围,草案一审稿规定为“国家规定的考试”。据统计,目前有4类200多种国家考试。是否在这些考试中替考都要受刑罚?有常委会委员建言范围过于宽泛,打击面过大,需进一步明确。对此,草案二审稿将范围缩小到“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320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20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试用期辞职有经济补偿吗
试用期间主动离职一般拿不到经济赔偿金,但如果是因为公司存在未提供充分劳动安全保障、未及时足额支付薪资、未依法缴纳社保等违规行为,迫使员工离职,员工可以获得经济赔偿金。
10w+浏览
劳动纠纷
代替考试罪中的考试考试是什么意思啊?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代替考试罪中的考试有哪些 在刑法 第二百八十四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 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那么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究竟有哪些? 目前刑法未予列明具体包含哪些考试,最高人民也尚未出台司法解释予以说明。但据统计,“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有十几种,包括高考、司法考试、会计师考试、公务员考试等。而英语四六级等部门规章、文件设立的考试,不在“替考罪”的范围。 考试作弊无论是否入刑,都是有违诚信的,大家自觉遵守考试的纪律,公平诚信考试。 相关知识: 替考入刑范围,草案一审稿规定为“国家规定的考试”。据统计,目前有4类200多种国家考试。是否在这些考试中替考都要受刑罚?有常委会委员建言范围过于宽泛,打击面过大,需进一步明确。对此,草案二审稿将范围缩小到“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试用期辞退职工需要补偿吗
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也是可以辞退劳动者,但此时也要求符合《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情形,否则辞退行为就是违法的。而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这要看单位是基于什么原因辞退劳动者。若是认为员工能力不符合要求,但没有什么证据,此时辞退劳动者就需要支付经济补偿。但要是可以证明确实是员工不满足录取条件的话,则此时辞退并不需要支付补偿。
10w+浏览
劳动纠纷
代替考试罪中的考试考试的内容包括哪些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代替考试罪中的考试有哪些 在刑法 第二百八十四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 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那么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究竟有哪些? 目前刑法未予列明具体包含哪些考试,最高人民也尚未出台司法解释予以说明。但据统计,“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有十几种,包括高考、司法考试、会计师考试、公务员考试等。而英语四六级等部门规章、文件设立的考试,不在“替考罪”的范围。 考试作弊无论是否入刑,都是有违诚信的,大家自觉遵守考试的纪律,公平诚信考试。 相关知识: 替考入刑范围,草案一审稿规定为“国家规定的考试”。据统计,目前有4类200多种国家考试。是否在这些考试中替考都要受刑罚?有常委会委员建言范围过于宽泛,打击面过大,需进一步明确。对此,草案二审稿将范围缩小到“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20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试用期被裁员职工有补偿吗
试用期被裁员职工有补偿吗?要区分不同的情况。1、用人单位无故主动裁员的,员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给予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2、如果用人单位主动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并且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该员工在试用期间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在此种情形下用人单位是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试工期与试用期一样吗
[律师回复] 对于试工期与试用期一样吗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不一样。
1、实习期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到单位的具体岗位上参与实践工作的过程,其目的是为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和更好地学习理解科学文化知识。只涉及在校学生。所以实习期内与单位没有形成劳动关系,拿低于当地最低工资不违反法律规定。实习期是针对在校学生的。
2、试用期,是合同双方当事人为了进行相互了解、考察和选择而在合同中所约定的一定的期限。
①试用期条款是劳动合同中的约定条款,并非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②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③在劳动合同试用期间,合同双方应当签订劳动合同。
④劳动合同试用期间,合同当事人可以单方面随时解除合同。对用人单位而言,只要证实职工不符合录用条件,即可单方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方面而言,在试用期内解除合同没有任何限制条件,也无须提前通知企业。试用期合同当事人单方随时解除合同不构成违约,不承担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首页

找律师

立即咨询(99%用户选择)

法律咨询热线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5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