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不认罪受害人和证人都已指认怎么办?

最新修订 | 2024-09-13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5人
专家导读 如果在庭审过程中,证人和受害人都已经指认的,嫌疑人还是依法不认罪的,法院应该再收集更多的证据指控罪犯,只有证人和受害人的供述还是无法作为定案的根据,因为他们也可能因此提供虚假的证据。
犯罪嫌疑人不认罪受害人和证人都已指认怎么办?

一、犯罪嫌疑人不认罪受害人证人都已指认

那就需要掌握更多的证据,来证明犯罪嫌疑人的故意以及作伪证的证据。当然,这里面是需要一些手段,或称是手腕的。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不承认,其他证据能够确实证明其犯罪的,也应当采纳。

证人作伪证也是犯罪行为,应当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不承认,其他证据能够确实证明其犯罪的,也应当采纳。

证人作伪证也是犯罪行为,应当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受害人的辨认,在法律上是一种直接证据。依法进行的辨认,可以有力地指控犯罪。

二、法条链接:《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1、第二百四十九条 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侦查人员可以让被害人、证人或者犯罪嫌疑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

2、第二百五十条 辨认应当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主持辨认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几名辨认人对同一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时,应当由辨认人个别进行。

3、第二百五十一条 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

对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

4、第二百五十二条 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辨认人不愿意公开进行时,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并应当为其保守秘密。

5、第二百五十三条 对辨认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辨认笔录,由侦查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签名。必要时,应当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

法庭的审判是非常的严格的,并且公正的,如果再庭审中,只有受害人和证人指证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成立,但是嫌疑人自己拒不认罪,那么法院不能因此对嫌疑人做有罪判决,而应该在收集证据,根据其他的证据来指控。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4k字,预估阅读时间8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70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犯罪嫌疑人不认罪受害人和证人都已指认怎么办?
一键咨询
  •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8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4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6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8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4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0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7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0****85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2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01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2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57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7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1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7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盐城177****812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56****794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56****719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嫌疑人已经认罪认罚能否判缓刑
在犯罪嫌疑人已经认罪认罚的情况下并不代表一定可以判缓刑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判缓刑的基本要求是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缓刑要求刑事案件的犯罪情节较轻,罪犯没有再犯罪危险等。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认罪书是指犯罪嫌疑人签了认罪书还是认罪书?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犯罪嫌疑人,又称嫌疑犯、嫌犯、疑犯,是指对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正式向对其提起公诉以前的称谓。犯罪嫌疑人和罪犯不同,依无罪推定的原则,除非经审判证明有罪确定,犯罪嫌疑人是无罪的。
1.作案时间。作案时间是指作案人实施犯罪活动从开始到结束的持续时间。任何人作案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如果不具备作案时间,就可以排除其直接实施犯罪的嫌疑。因此,作案时间是确定嫌疑人的一个基本条件。
2.作案空间。作案空间是指作案人进行犯罪活动所涉及的地点和场所。任何案件都有一定的空间,离开空间的案件是不存在的。在发案时间内,是否进入与案件有关的空间,是确定嫌疑人的一个重要条件。
3.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作案人与案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案件的发生往往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只不过有的因果关系比较明显,有的因果关系不太明显。因此,因果关系也是确定嫌疑人的一个重要条件。
4.作案工具。作案工具是指作案人进行犯罪活动时所使用的器具、物品。作案人进行犯罪活动时,往往要使用一定的工具,这些工具大多具有一定的行业性或地区性,有的能反映出作案人的职业、专门知识、技能。因此,作案工具也是确定嫌疑人的一个重要条件。
5.赃物。赃物是指作案人通过实施犯罪活动所获取的物品。某人持有赃物,往往与案件有关联。因此,有些案件,尤其是侵财型案件,应把赃物作为确定嫌疑人的一个条件。
6.痕迹物证。痕迹物证是指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各种痕迹和物品。与犯罪活动有关的痕迹和物品,通常能反映出作案人的个人特点以及物品的特征。因此,痕迹物证是确定嫌疑人的条件之一。
7.特殊技能。特殊技能是指作案人进行犯罪活动时具有的不同于普通人的技术、能力。如利用绘图、刻印技术、有价证券、印章、票证,利用爆破技术爆炸等。有些案件,应把特殊技能作为确定嫌疑人的一个条件。
8.体貌特征。体貌特征是指作案人的人身形象和特点。它包括作案人的性别、年龄、身高、口音、发型、面部特征、行走姿式以及穿着式样、颜色等。有些案件,作案人体貌特征给被害人或目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将作案人的体貌特征作为确定嫌疑人的一个条件。
9.知情。知情是指作案人在实施犯罪前,了解和知道现场、侵害对象等情况。有些案件,在现场上能反映出作案人对现场的进出口、财物存放、保管、安全防范情况以及被害人的生活规律等十分熟悉,说明作案人知情,可作为确定嫌疑人的一个条件。
10.反常。反常是指作案人作案前后违反常规的表现或状况。一些作案人在作案前后常常表现出语言、行为等方面的反常,或者在案发前后经济状况差别巨大等。有些案件,反常可以作为确定嫌疑人的一个条件。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诈骗嫌疑人指认别人别人会被抓吗
涉嫌诈骗者在完成口供后不一定被拘留,需满足特定条件方可采取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在面临现行犯罪或严重嫌疑人时,七种情况之一方可实施先行拘留:预备或未实施犯罪、现场或目击证人指控、发现犯罪证据、犯罪后自杀、逃跑或藏匿、可能销毁、篡改证据或串供、未提供真实信息且身份难确定、存在流窜、多次或团伙犯罪嫌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涉嫌故意伤害罪,犯罪嫌疑人接受讯问去会被拘留吗
[律师回复] 有可能会被刑事拘留。
根据《刑法》规定,如果故意伤害他人致轻伤的,已经涉嫌构成故意伤害罪,应承担刑事责任。
但是,涉嫌狡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并不一定都会被刑事拘留,如果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公安机关也可以直接决定对犯罪嫌疑人予以取保候审。
所以,在犯罪嫌疑人在被公安机关传唤后,是否会被刑事拘留,关健还要看公安机关有无决定取保候审:如果予以取保候审的,就不会再被拘留,否则就会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并送关押。
《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五条人民、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702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嫌疑人已经签了认罪认罚十天出结果吗
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中从未规定过嫌疑人签了认罪认罚具结书的,人民法院应该在10天内出判决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即使是用简易程序审理,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时间是受理公诉以后的20天内。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嫌疑人拒不认罪案件怎样指控犯罪?
嫌疑人拒不认罪的话检察院可以用其它犯罪事实证据来指控。根据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犯罪嫌疑人有拒绝自证其罪的权利。但是刑事诉讼惩罚犯罪的依据是事实和法律。如果有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没有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也能定罪。公安机关办案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嫌疑人家属想找受害者家属道歉可是不知道受害者是谁该怎么办
[律师回复] 死者家属去相关部门。
一、构成主要或全部责任的,涉嫌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二、赔偿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项目: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
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如果双方达成协议,被害方没收到赔偿款项,可以到当地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之一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违背本人生前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或者本人生前未表示同意,违反国家规定,违背其近亲属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的,依照本法
第三百零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70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702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嫌疑人构成强奸罪指什么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强奸就是犯罪嫌疑人违背妇女的意愿,使用暴力等相关手段强行跟妇女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同时法律上对强奸罪的量刑也非常的严厉,量刑起点是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恶劣的强奸犯,有可能会被判处死刑。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怎样认定犯罪嫌疑人受他人蒙骗运输毒品罪
[律师回复] 您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1修正)第347条的规定,运输毒品罪,是指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或出于其他原因,明知是毒品而采取携带、邮寄、利用他人或者使用交通工具,为他人运送毒品的非法行为。运输毒品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运输的是毒品,而有意去实施毒品的行为,过失的行为不构成运输毒品罪。所谓“蒙骗”是指行为人受他人雇佣、指使、委派,虽然在客观上实施了运输毒品的行为,但在主观上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其携带的物品中藏有毒品。究竟该如何认定“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笔者认为,在司法实践中一般要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形认真加以分析。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行为人完全属于单纯的运输毒品行为,是为了赚取少量的运费而为他人运输毒品,在整个毒品犯罪环节中处于从属、辅助和被支配的地位,是被组织、雇佣、指使人蒙骗而实施的运输毒品行为,其实际上也完全是被欺骗者。这种情形结合组织、雇佣、指使人的供述和行为人本身实际情况可以得到证实;

二,行为人以前有过毒品犯罪经历,这种情形要结合实际案情加以认真分析,根据查证的证据可以推定其主观上明知的前提下,同时要根据其他证据认真分析其辩解、反证,并能给于合理排除。因此,行为人受他人蒙骗而实施运输毒品的行为,由于主观上没有犯罪故意和过失,不具有刑法评价的意义,依据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不构成犯罪。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犯罪嫌疑人不认罪受害人和证人都已指认怎么办?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